“催婚”已经成为了现代年轻人的最大焦虑来源。
中国关工委健体中心曾有逼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25岁到35岁的单身男女被逼婚率高达86%。甚至有3%的青年,还没到法定结婚年龄,就被父母逼婚了。
到底是应该嫁给爱情,还是嫁给该结婚的年纪。
室友小罗是个25岁的单身女青年,工作稳定,社交圈也很丰富,一直是个独立且活泼开朗的姑娘,直到某一天深夜,我才发现她也会撕心裂肺的嚎啕大哭。事后,我问她:“你的生活里还有什么不开心的吗?”她说:“其实就是件小事,催婚,网上不都说过来25岁,父母就都会开始催婚吗,如今我也逃不过这条铁律。”
“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个货物,而不是他们的女儿”小罗和我说到。父母和亲戚们把小罗的手机随便的告知了邻居,媒婆或者适龄对象的家人,导致每天总有陌生号码来电,询问小罗是否需要相亲,毫不隐私安全可言。
演员杜淳在采访中说过,只要有三姑六婆来家里,父母就会提醒他,谁谁生了娃,谁谁孩子都几岁了,直接跳过催婚变成催生。
陈乔恩的母亲也同样,每次去剧组探班,或遇到与女儿同龄的男生,都会追着问对方怎样,是否单身。不管是事业有成的明星,还是默默生活的普通人,似乎都逃脱不了被催婚的命运。
“为什么中国父母喜欢催婚?”
对于这个难题,著名节目主持人孟非,今年说过一段非常霸气的话:“就闲的呗,没有自己的生活。”
中老年人退休后闲暇时间多了,需要新寄托,儿女的婚事就成了父母新的焦虑点。在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催婚以后,小罗选择拉黑了父母。
她说每天绞尽脑汁的想怎么与父母沟通,还要同时面对不知道哪里的陌生来电,已经消耗了她全部的精力,每天没法专心工作,也越来越陷入自我怀疑,对于父母也有些不好的情绪,拉黑可能是让彼此冷静的最好方式。
而在催婚状态下的子女一旦妥协,未来婚姻若出现问题,很容易迁怒到自己的父母,造成更大的家庭问题。这个时候,只能真诚地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婚恋观,对有催婚焦虑的父母也应进行自我调节,例如培养自己的新爱好或者养只小宠物。
张小娴说过:一个女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就会有什么样的男人爱上她。你是谁,便会遇见谁。如今小罗已经和父母和解,也和自己和解。现在的她,就算现在单身也无所谓啊,因为努力去做好自己,好好工作,去保养,去旅行,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自己。
爱人之前首先要学会爱自己。对于任何一个未婚的人来说: 只有应该结婚的爱情,没有应该结婚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