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鹿十茵、璇 (首发于公众号“gby2017”)
这里有两篇有意思的小文,一篇写于2017年的年初,一篇写于2013年的年末。没啥大道理要讲,也没有什么目的,甚至没有很必然的联系。
如果非要理出个“导读”来,那么想说:校园里桂花凋落的模样很美,希望你从旁经过时,瞄它一眼,深吸一口,会有满腹清香。
1.
年三十的晚上,我在奶奶家。那正是走年最密集的时候,来到小院拜年的人一波接一波。两墙之隔,我依旧能听到房子那头传来的亮堂的仿佛能刺破黑夜的谈笑声,除了偶尔走过去露个面以示尊重,我一直蜷在沙发上,看空中烟花,听窗外爆竹,盯着桌子上手机一次次为红包提示亮起的屏幕。发呆。
那个时候,我感到了持续的无聊、空虚、厌烦,不同于以往转瞬即逝的小情绪,这种感觉在过年期间称得上旷日持久。以至于我不得不为他冠以‘孤独'之名。
“孤独” 如果我在一篇推送的封面标题上看到这两个字,我是拒绝点开的,这也是我在标题中刻意回避这两个字的原因。就好像是把已经死掉的人从坟墓里拖出来反复鞭尸,又像是把已经忘记的伤口不断揭开,这个话题由利益所驱,被舆论引导,被持续炒热的过程,让我觉得恶心无比。
每一次在当当畅销书榜,每一次在所谓的热文爆款,看到的同时随之而来的都是反感。要么熬一锅浓浓的鸡汤,大肆称赞孤独的好处,要么狠狠地刺一刀,用孤独的悲感赚一波热泪,用煽动性的语言挑动偏激情绪。除了扰乱人心混乱秩序,意义无他。因为,任何焦点,一旦将相对的两方变成对立的双方,都永远无法将矛盾引向正确的解决的道路。
孤独算是焦点,这不可否认,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物质丰足的同时,心灵感受的理智正视终于被提上日程,越来越多人不再去回避这个曾经令人难堪的存在。
孤独不是现实位置而是主观感受,孤独也并不与独身一人居于角落划等,他是你闷头沿一条路一直走,有天回头,想回起点,却发现周遭无人那一刻的涌上心头。
就像《彷徨》里主人公叫魏连殳的那一篇,学问孤僻远离俗事的他从来不孤独,当有一天他去关注周围的人,去想参与周围的事,他孤独了。
我算是一个比较能够接受独处的人,或者说每一个曾从应试教育中脱身,经历过漫长的读书做题生涯的的人都是如此。所以当看到那些宣扬孤独会使人专注成功的理论,我曾一度觉得颇有道理,因为他给我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但其实不然。
一个人可以去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内心可以拥有沉默的力量,可这并不与希望生活可以更加圆满充盈相矛盾。不求喧嚣,只求不为那无处消弭之感而感伤。
《奇葩说》有一期高晓松提到说,自由是需要一定的教育素养,一定的被约束过的经历才能够被感知的,大意如此,于是我在想,自由尚且如此,那孤独感要怎样派遣,充盈感要如何感知。
新年之前,有人张罗着征集新一年的祝福。想了好久,第一句我写道“希望你与这世界产生些深刻纠葛”,我爸看了觉得莫名其妙,尤其觉得这“纠葛”二字很是难听无法解读,中老年人历经沧桑足够独立的内心,着实无法理解青年一代的担忧与惶恐,曾经的我们担忧存在的外形存在的感情,现在的我们开始担忧存在本身这件事情。而且,他不知道,纠葛二字已是我能够想出的,相较于纠缠羁绊乃至不孤独的,极其美好不伤人的表达了。
这个时代很荒谬,荒谬之处在于,他用看似嘈杂的观感让你常常处于熙攘人群中,让你时常觉得自己与外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人都是参与者,你占有举重若轻的地位,可事实是,当浮华如潮水般退去,你屏退了众人屏蔽了声响,你发现,你依旧孑然一身于这世间,能与你产生关系纠葛的实在太少。
以后我们一定会迎来厌烦羁绊渴望自由的时刻,这是成长的必然,但那一刻,无论多么疲惫厌烦,我觉得再回想起现在的自己,至少应该会有一丝欣喜,因为我们终于平安走过了那个惶恐不安的年纪,可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努力去创造与这世界更多的羁绊纠葛。
王安忆笔下的富萍曾经是一个无比独立完整的女人,她作为移民来到上海,与这城市甚至都毫无瓜葛,可最后令她觉得圆满的恰是她曾拼命反抗的婚姻带来的,结婚生子后琐碎的生活,她说“每天都有新印象,旧印象有更新”可这印象不过是上海这市井风情与她的联系,但纵使细微卑微,也令她幸福无比。
之前我一直觉得觉得不拘小节是个褒义词,哪怕别人告诉我,不拘小节不成大器,我也不以为然,可现在我发现,拘于小节确实能让纠葛更易生成,从这一角度而言,他很有意义。
波澜壮阔的大事件产生太少,构成我们与这世界与外物联系的,更多的是无数微渺的瞬间。多去关注小节,关注生活不经意的细节,产生更多关联。用纠葛抹平孤独,这是新一年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的。
像盲目的蛇,像扭结的脐带,像生锈的锁,像狗崽的脚脖。
我想写的不是孤独,不是纠葛,而是存在。不是存在的东西有意义,而是存在本身很有意义。所以能用来证明存在的纠葛与联系很有意义,所以我们努力建立纠葛建立联系的过程很有意义。毕竟这个年纪的我们都一样虚弱。
2.
不想说一些白驹过隙、光阴似箭的陈词滥调,但有些东西总是在消失之后才感念起它的存在与美好。如青春、如年岁。
我努力回忆有关2013的过往,试图从记忆的碎片或遽隙中捕获值得提笔一谈的人事,到头来却只收获一声叹息。有种力不从心的挫败感,悬浮高空,空气稀薄,有压迫感渗入胸腔。
一轮春秋,楼下的爷爷依然坚持着晨练斗鸟、阳台的芦荟好像也还是那么点大、自己的身高也仍然是块心病。似乎这个世界的日新月异在自己身边并没有典型表现。
此刻万家灯火,院子里有人在放鞭炮,噼里啪啦的热闹与各家门口的大红春联提醒着我一年的消逝。我困惑、不甘,同时又对未知充满期待。
也许生命就在这样的不断探知不断失望又总有前行中逐渐土崩瓦解,人们也在浑然无觉中度过一生。想来实在可怕,后知后觉却无计可施。如同知道明日有雨,却无驱逐扭转之力,我们唯一能做的,不过是带好雨具。
时间之残酷,在于其姿态静止却永不停息。我不苛求有什么刻骨铭心的事装点青春、渲染岁月,毕竟在马不停蹄的光阴面前,那显得极渺小。
看了春晚,觉得冯小刚真的是尽力了,自嘲式开头打起苦情牌。但似乎吐槽声依然不绝于耳,实在无奈。阖家团圆的年夜饭,春晚是化解彼此疏离的良剂,如果关掉电视,大家必须言语不断、心灵相见,那多繁重。我觉得晚会上唱高调的唱高调,愤青的适度愤青,很和谐,和谐甚好。
人总是批判体制却又不得不顺从它,认其将棱角与个性蹂躏得一点不剩,千人一面,千人和谐。体制抱抱你说:乖,你得走群众路线,这是你生存的意义。于是点头哈腰,逢迎近利,凐没在现实的洪流中耗尽了自我。
简桢写过这样的话:秋天把旧叶子揉掉了,你要听新故事吗。静静的河水睁着眼睛,笑着说:总有回家的人,总有离岸的船。
于现实亦是。
我只是如盲人摸象般观察这个世界,隔着厚重大门看向成人领域,唏嘘感叹却无法深刻体会个中滋味。毕竟十五岁的人生,谈什么都难免根基不稳,底气不足。
新年愿望嘛,每天风景都有不同,足够。
3.
第一部分是一个学妹大一寒假的小文,第二篇则来自十五岁那年正在读高二的俺。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我觉得很有意思。不同地域,不同年纪,一样的疏离和审视。
已经记不清写出“也许生命就在这样的不断探知不断失望又总有前行中逐渐土崩瓦解,人们也在浑然无觉中度过一生”的小姑娘那年那刻到底在想些什么,不过我觉得她蛮酷的 : )
不过,她终于还是从那扇“厚重大门”的缝隙里挤进来,跨入了成人世界,来到了这个传说中“不分对错,只谈利弊”的修罗场。三年间,她跌跌撞撞,在陌生的城市里穿街走巷,试图用文字和脚步丈量这个人间的尺寸与人心的冷暖。
她早熟、敏感、好奇,反叛刻在骨血中,却有一个“老灵魂”,对类似“边缘”、“底层”、“悲剧”、“黑暗”等看起来不甚美好的词汇后面隐匿着的故事和人生充满一探究竟的欲望。
这欲望牵引她和不同际遇的人相逢。在凉山的烈阳下有阴寒,在破陋的桥洞下有温暖。她发现,十五岁那年笃定善恶分明的性子逐渐消失不见:人间的尺寸可以估量,人性的幽深却无法揣测。
她凭借一些运气达成了十五岁那年就有的理想,却悲哀地发现自己的理想只是一个编织出的虚幻。毕竟你无法从一个万里冰封的地方栽种出桃花树来。现在她打算暂时慢下来,去抬头看看天空,去记录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在她想好接下来怎么做之前。
欢迎关注公众号观不言,平台成员为南京高校内的“非主流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