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结束的成都工作坊学员的分享
之前我和别人第一次见面时,总是会不由自主地打量别人,评判别人,感觉下所谓的“气场”合不合,如果我觉得不合,很快就决定了以后如何与他交往互动,而这个过程可能我们连话都没有说过。可是在工作坊里这么二十多个人,虽然每个人也有不同的性格和表现,但是我却没有觉得与谁合与谁不合,因为我认识了他们背后的需要,而那些需要我同样也有,就会觉得和每一个人都很亲。
老师说:所有受的苦都是掌控惹的祸,试图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愿做。刚才翻看笔记时,这句话很显眼。一个人脑海中有理想的自己、父母、伴侣、子女也就罢了,还想拉着现实中的这一系列人往理想中的样子靠,如果有别人这么对我,我肯定很抗拒,但主角换成自己后变成了理所当然,而我的痛苦更理所当然地来自这种掌控的欲望和对结果的不满。我越界了,大大地越界。
关于注意力,我的朋友见过我妈后,都会说你妈哪有你说的那样,你妈多好的,我总是很不屑地说“你们不晓得……”我妈是有许多伤害了我而不自知的举动,但是她更是为我做了数倍的爱我的事情,不过我的注意力却始终在她做得不好的地方,并且反复拿出来伤害自己。
学习非暴,如果是有选择性地使用,比如对孩子看起来我是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对我妈又立马只顾自己的感受而无法也不想和她的需要链接,那么这根本不是非暴力沟通的践行者,因为非暴是一种生活方式,出现在我生命中的每一段关系每一件事都需要坚持非暴力沟通,即使是对陌生人。
这三天的工作坊我有很多感受,但我想这只是一个小小的起点,因为如果非暴成为我未来的生活方式,那每一天都可能有新发现。
注:上述所指工作坊,是2018年12月15~17日,成都思慧教育工作室举办的,基于非暴力沟通的《喜悦之旅基础意识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