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村的出行方式有着漫长的、渐进的变化过程,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家庭乃至家族的点点滴滴和历史侧面,简单梳理一下,也颇为有趣。
01
早年间,农村人出行多以徒步为主,当地称之为“地跑”,习惯上走近便小道;同时还有赶着牛马、拉着架子车的,主要是走大路或者叫官路(原先为平整的或路况较好的大道,以后则是沥青铺就的公路,主要是连接张村街和庙沟街两个集镇的邓内公路张村段)。当然,这些老牛车、架子车还有多种功能,比如:1955年母亲就是坐老牛车嫁到我们家,母亲也曾经坐着老牛车去附近村子接过新娘子。架子车更多的作用是拉土粪上地施肥,拉收割的麦秸捆、玉米杆等农作物回家;有时候,架子车还是孩子们玩耍的“土玩具”,我们小时候就经常单独推着架子车的轱辘或者前后各一人象跷跷板一样玩耍,在那个年代,没有其它娱乐方式,这样的土办法也能让我们兴致盎然、欢声笑语不断。
农村赶集一般是起个大早,简单吃几口饭,一个人或同村的三五个人就上路了。出了村口,就看见路上三三两两的赶集的人,相互之间打着招呼“赶集?”,答曰“赶集”,简单而简单。及至上了大路,人越发多了,各村涌出的人连接成线,汇成了人流涌向主街;同时汇入的,还有形式各异的老牛车、大马车、架子车,甚至还有大大小小驮着东西的小毛驴、小骡子。
02
八九十年代,骑自行车赶集逐渐成为主要的出行方式。解放初期自行车在农村叫“洋马”,据说爷爷在世时曾经背着干粮去几十里外的北乡去看新奇——不吃草会走路的宝贝。我家很长时间没有自行车,遇到急事向西院张家、后院王家和其他邻居借用,受尽作难和难堪。
其实,我家是村上最早拥有自行车这一大物件的家庭之一。我查了一下《邓州市志》(1996年版),五十年代初期才开始销售自行车,1952年全县仅8辆,1956年不到500辆,1966年不足1000辆,即使到了1976年,也才1812辆。无奈三叔1974年左右订亲时,岳母家非要一辆自行车,只好将我家的自行车作为彩礼的一部分拱手送人。
03
90年代以后,摩托车、老年车成为重要的代步工具,我家才刚刚过渡到自行车时代,二哥新旧更替下来的自行车成为父亲往来张村——高家——庙沟大三角的重要交通工具。一贯热心肠的父亲,除了赶集外,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上个张村街、进个邓县城不在话下,不论刮风下雨还是三伏天三九天,一趟一趟为别人的事忙的不亦乐乎,有时是从地里忙乎一响,肌肠空空、饿的前心贴后心,也乐此不疲。
另外,自行车也成为父亲尽孝的一种工具,据说奶奶去世前几年,老人家总想喝张村街集镇上的胡辣汤,同样年岁已高的父亲马上骑着自行车去街上,把奶奶最中意的那家做的胡辣汤买回来,可以说至今想起仍感念不已,父母在尽孝方面无疑为我们竖起了标杆,前行后效、不敢稍偏。对于母亲而言,看着东家西院前后邻居又是自行车又是摩托车,多年念念不忘甚至有些不甘,就想拥有一辆老年车,因为我们的阻拦和到城里生活才算作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