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针对产品入门,相比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而言,《结网》采用了更多的例子来阐述一些观点。读完之后会发现其实跟之前读到的书籍有很多相通的地方(例如谈到了《引爆点》里面的的个别人物:联系员、内行和推销者等),可能方法论大都相同,只是由于现在没有实践还不能真正去理解。全文主要讲了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概念的获得、过滤、获得投资、把概念变成图纸、对用户体验的追求、管理项目、沟通、检查与处理、网站分析、持续更新以及拉动、竞争情报。
首先作者谈到了什么是互联网产品经理、需要有哪些能力以及他们主要需要做什么工作?互联网产品经理通常是指负责对现有互联网产品进行管理及营销的人员,也负责开发新产品。个人能力方面,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对产品经理是至关重要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与传统行业的产品经理大同小异,按照工作内容的时间跨度可以细分为战略性工作(1、为产品建立长期的战略布局,2、发现新的产品机会,3、为产品的演变、增强和改进提供建议)、阶段性工作(1、参与新产品的开发,2、参与年度商业计划的制定,3、利用公司内部、外部资源开展营销活动,4、预测竞争对手的行动并制定应对方案,5、更新产品并进行相应的用户教育,6、降低成本,7、重新规划产品线)和日常性工作(1、收集分析竞争情报,2、 协调开发、运营、客服、销售等资源以保证产品正常运作,3、执行商业计划)。理想状态下,战略性工作约占产品经理总工作时间的15% - 25%;阶段性 工作约占 20%~30%;日常性工作是基础,约占 40%~55%的时间。
接着谈到了产品创作遵循6个步骤:1、外观(对应 GUI(图形用户 界面)设计) 2、工艺(对应技术研发和项目管理) 3、结构(对应 HCI(人 机变互)设计) 4、风格(在互联网产品中,是指产品的整体风格,而非视觉风格) 5、形式(对应产品形态) 6、概念(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
从概念开始,同时追求差异化和低成本,从而实现价值创新。Web 2.0 相对于 Web 1.0,正是利用差异化和低成本开创了蓝海。一个概念是否可行,更确切地说,一个概念能否在公司中被有效地执行出来,是比概念本身更重要的问题。再好的概念都只是 0,有效的执行才是1。概念遭遇的第一个执行步骤便是过滤。过滤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概念的原始出处是哪里,全球最佳实践在哪里?2、这个概念能为它的目标用户带来什么?3、进入的壁垒是否过高或过低?(考虑技术、成本和对特定资源的占有)4、 哪些用户会从中受益,他们是男是女,年龄多大,有多少人?5、这个概念是否有商业模式?6、 它能否成为平台或现金牛产品,在公司的战略布局中处于什么位置?
概念在经过了多层过滤之后,会发现真正有用户价值、有可行性、 有商业模式的概念并不多。接下来,第二步——找到实现这个概念所需的投资。需要考虑的是:1、你想做的这款产品能做到多大?2、你是否具备产品经理的职业修养?3、你是否在有效地推动这款产品?
项目正式启动之后,图纸就变成了所有项目成员的施工指导和沟通基础,对项目的目标起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以网站产品为例,可以使用网站结构图、网页蓝图和网页描述表这三类图纸,它们可以被统称为产品设计文档。产品设计文档是伴随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连接概念与执行的重要工具,它帮助产品团队与研发团队和高层领导达成共识,进而明确研发计划并指导研发过程。
用户体验影响产品口碑,口碑影响产品成败,产品成败影响产品经理的利益。用户体验三要素:别让我等!别让我想!别让我烦!
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是在不同的维度上对产品进行着管理工作,是合作的关系。产品经理不一定具备项目管理经验,他考虑更多的是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对于如何把要做的东西落地做好,可能不是专家。项目经理是把事情做成的专家,他只对项目负责,他负责项目的计划、执行和验收,并不对整款产品负责。
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每个人在工作中部不可避免地要和一些人打交道,产品经理与其他人进行沟通的频率更是高于平均水平。在沟通前,需要确认好沟通目标、沟通对象、要传递的信息、沟通渠道、信息的展现方式和最终要达成的协议。沟通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需要把握好每一次的沟通机会,在沟通中注意平等原则、相容原则、互利原则和信用原则。
检查环节有两项重要工作,一是确认执行结果与计划是否相符,二是确认执行结果与应用环境是否相符。检查应该注意些什么:1、用户对产品的核心概念是否了解,是否接受?2、图纸是否覆盖了核心概念?是否在核心概念之外设计了太多东西?3、用户对图纸(虚拟功能、虚拟体验)怎么看?4、项目结果与图纸是否相符?是否进行了全面的测试?5、用户对项目阶段性的结果(功能、体验)怎么看?用户使用产品的场景千奇百怪,有一些可能是产品设计过程中根本没有考虑到的,如果能够倾听用户的声音,产品就有机会去适应这些千奇百怪的场景,甚至,有时候还能出现新的发明。
网站分析通过对用户行为进行研究,为网站改进提供决策依据。网站分析也可以反映出网站的经营状况,其中的一些指标可能会成为产品的KPI,老板会通过考核这 些指标来评估产品的运营状况。网站分析的时候应该遵循的两条原则:1、可行动,别只是为分析而分析,要为改进而分析,网站分析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网站的改进。2、以用户为中心。
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拉新(拉来新用户)是获取用户的重要因素, 但是当产品进入成熟期和衰退期之后,拉新就变得越来越困难,这个时候,如何有效地挽留用户就成了产品能走多远的重要课题,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与产品的更新(功能更新、内容更新、热点事件应激反应等)有关。产品更新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更新本身,二是更新的频率。在这两个方面,都要管理用户的期望,不能在内容方面“放卫星”。
竞争情报工作贯穿产品经理工作的始终:概念的获得、过滤、获得投资、把概念变成图纸、对用户体验的追求、管理项目、沟通、检查与处理、网站分析、持续更新以及拉动,所有这些环节都需要竞争情报。竞争情报需要研究竞争对手信息(创始人背景、公司沿革、财务状况、用户规模、组织结构、激励体系等)、用户信息(性别、年龄、地域、兴趣爱好等)、市场信息、技术信息、产品信息和环境信息。情报是否已经齐备,唯一的衡量标准是研究的目的。比如想要提交一份数码照片管理软件的产品建议,筛选出市场上最成功的几个案例进行研究,进而判断可以采用什么样的产品形态,进入这个市场能够为公司带来什么利益,就可以了。
最后作者讲到了产品经理面对逆境需要正反馈和信念、多创新、经常自省、多加练习(关注技能的改进,而不是结果、通过反复练习达到明确的目标、获得及时有效的反馈,并善用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