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
今天我们来聊一部动画电影,也是最近豆瓣的口碑电影《1/2的魔法》
影片设定在一个由精灵、巨魔和灵魂等组成的郊外幻想世界,在那里独角兽在垃圾桶中穿行,像是有着糖果条纹的负鼠。影片提供了一个前提,即魔法是真实的,但它早已被现代技术所遗忘和取代。一对十几岁的兄弟,在他们尚不更事时父亲便已离世,他们决定进入这个幻想世界,与父亲共度最后一个神奇的日子。
影片的英文片名《Onward》更能代表整部影片的核心:向前。这个“onward”,不是Barley破车上胶布贴出的前进档那么简单,虽然影片使用了一个传统公路片的框架,但这种向前不是一脚油门到底的勇往直前,而是被逝去的亲人、曾经的自我、童年的悔恨和青春期的自我封闭种种枷锁拖慢了脚步的负重前行。向前的整个旅程都是带着遗憾和伤感的回望,而它想探讨的,是一个被科技发展裹挟着前进的旧日世界和背负着情感包袱的个体,该如何与过去和解,如何做出妥协,又最终保留部分的执拗和天真。
影片中的许多支线角色,都是借助这层新世界与旧世界碰撞的设定来回扣“向前”这一主题的。习惯了开车的人马Bronco警官、忘记如何飞行的机车朋克仙子,可以被归到同一组,而他们最终都回归了奔跑和飞翔,在已经改变的世界里找回了一些不能被遗忘的本能。
在影片里,妈妈从一个每天跟着电视做健身操的主妇变成了屠龙战士,虽然最终回家做回慈爱母亲,也依然保持了训练习惯。而作为曾经的传奇,蝎狮更是影片最为出彩的一个配角,她从翱翔天际的危险代名词变成了谨小慎微的餐厅老板,撕毁一切安宁重走冒险之路之后,最后又在旅程终点回到餐厅,在冒险精神和日常生活中找到平衡。
这就是所有成年人的困境,在走向不可避免的平庸之时,总被曾经那个少年心气的自我拖拽着。只有保留一点过去自我的碎片,那些有过好时光的中年人们才能有勇气带着对自我的肯定继续向前。而从这些具体的配角到更为宏观的世界,在一个高速前进、追求高效和便利的社会中,科技与传统之间的巨大摩擦,也必须用一些旧日魔力的微光作为润滑剂。
这或许是非常有价值的抚慰,我们都不是魔法生物,没有让逝去的亲人起死回生的能力,别说半个身子,连一个脚指头都召唤不回。Ian最终也没能见到父亲,但这并不妨碍Ian从Barley那里收获了最美好的守护,也不会让父亲对这个当时还没出世的孩子的爱减少分毫。了解了以上这一切,Ian才能没有负担地开始新生活,而我们也进一步理解遗憾的意义,带着失去的酸楚和知道自己被爱的喜悦向前。
在“onward”这一主题和围绕它精巧编织的剧本之外,影片的亮点是非常真挚而细腻的情感。《1/2的魔法》的故事灵感来自于导演丹·斯坎隆的个人经历,他有一个关系亲密的兄弟,和故事中的俩兄弟一样幼年丧父。带着这样的私人情感,影片捕捉到了非常真实而自然的家庭生活的情感片段,混合着思念、温情、伤痛。Ian房里父亲的照片墙,他激动列下的想跟父亲完成的清单,化解兄弟矛盾的那场惹人发笑的舞。
看完了电影回头去想,我才意识到影片开头介绍魔法世界的旁白是父亲的声音。这段内容来自父亲留给Ian和Barley的那封信,之后由Ian自己念出,但其实从影片序幕开始,父亲就和观众、以及兄弟俩在一起。那幽灵般的半截身体不是父亲在场的证明,这封信、这个声音,以及想要见自己孩子一面的强烈意念,才真正体现父亲未曾缺席的爱与思念。
虽然没有《寻梦环游记》对死亡的讨论那么深刻,《1/2的魔法》仍然完成了一场值得鼓励的死亡教育。皮克斯序列中的作品总是在强调这一点,不回避痛苦,同时放大所有值得记住的快乐。这些不断被提起的关于死亡的对话,虽然不会让失去变得容易,却是我们永远受用的安慰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