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很忙的窘境
上午有一个月度产品规划会和一个需求技术评审会;下午有一个候选人面试;结束以后销售反馈了一个客户发现的线上问题;好不容易解决了,隔壁部门的同事约你聊一下另外一个项目的方案设计思路……最后,当你打开开发工具想写几行需求代码时,发现已经下午6点了。
这大概是很多工程师的工作常态,很忙,忙到不知道一天都在干些什么;很忙,忙到最需要成块时间的编码可能被迫放到晚上加班来完成;很忙,忙到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为什么忙,以及忙的意义。
所以网络上经常会有诸如“废掉一个人最隐蔽的方式,是让他忙到没时间成长”之类的声音,这里既有管理者视角的解读,也有员工视角的提醒,但是往往缺少在工作中如何破局的方法——总不能工作真的忙起来就换一个看起来不忙的工作吧。
芃篙认为,忙可能是多数人的现状,成长也是不少人的需要。一家正常的公司应该是希望员工创造更多的价值获取更好的ROI的,工作时间是一个环节,可能代表的是忙不忙;工作能力是一个另外一个环节,代表单位任务的价值。这么说公司和个人之间是存在共同目标的,在“忙”和“成长”这里可能存在一个可以平衡两方的办法。
02.解决的思路
每个人的工作环境和状态可能多多少少都有些区别,芃篙也很难找出一个简单通用的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我们先解决“了解时间都花在哪儿”的问题,再进一步看成长的问题。
依旧是聪明的办法没有,笨拙的办法倒是有一个,思路上等同于之前提过的客户问题提效的处理办法:
积累数据 ==> 聚类分析 ==> 找到优化策略
03.实践
(1)积累数据
积累数据就是把每天的时间去向都记录下来,可能一天的数据没啥意义,两天的数据看起来像小时候写的流水账日记,那一个月的数据、两个月的数据呢?
第一步,我们先给自己定义一个每天五分钟制度。再忙五分钟的时间总有的吧?每天下班前,用五分钟的时间,以0.5小时(可以调整)为最低粒度,记录下今天的时间投入都在哪些方向。这是最好定义一个明确的统计表格的表头和填写规则;
第二步,坚持一个月。这里需要的是持续记录的耐力,事情不大,但容易遗漏。定个闹钟或者待办提醒,跑过一周,习惯慢慢建立起来就顺畅了。
(2)聚类分析
即月度数据分析。积累到一个月的数据后,就能看到自己这个月的时间投入比例,“时间都去哪儿了”一目了然。这时可能会发现原本定义的“投入方向”的分类可能需要微调,或者需要拓展出新的数据项需要记录,这是非常正常的。以图示为例,可能一开始只定义了可能存在的两级分类,在积累一段时间数据后,感觉可以增加一下时间消耗的形式,于是就增加了新数据属性。数据维度可以在下一个月度周期继续积累。
(3)找到优化策略
优化策略其实抓住核心就是两个点,一个是这一类事情我们参与进去是不是必要的;另一个是这一类事情有没有可能提高效率。
比如我们看到这个月百分之三十的时间都在开各种各样的会议。那么按照上面两个点,先确认自己的位置,是核心研发,还是技术团队管理者,这些会议有没有一定要参与的必要性、或者一定要全程参与的必要性。举个例子,假设芃篙是一个核心业务的研发,那产品线的月度规划会议,可能就没有必要参加或者没有必要全程参加——只参与自己负责业务部分就好。当然芃篙一向是鼓励大家有更全面视角的,但是这时不一定要通过参与一个半天的会议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通过看规划文档来完成,这样更高效;反过来讲,假设芃篙是一个技术团队的管理者,是不是所有技术方案评审的会议都需要参加?这可能不一定,看团队整体的能力情况以及业务的复杂度。管理者需要学会抓大放小,另外评审会也只是一个信息互动的方式,管控技术方案也不一定只是通过参与会议完成。
第二点,就是这一类事情有没有提高效率的可能性。依旧拿会议举例,假设前面我们已经判断过了,这些会议都是必要参与的。那么目前花费这么长时间是不是合理的,会议是否存在提高效率的可能性,会议的组织者是否已经把会议开得足够高效,参会人找的是否精准、资料有没有提前分发、话题扩散有没有及时制止等等。或者组织者角色缺失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在会议中的时候,是不是可以站出来提高下会议的效率;或者组织是否可以参考一些更高效的会议方式,比如亚马逊的六页纸方法等等。再比如上面提到的“时间消耗的形式”,如果发现线上沟通很多,那有没有可能通过面谈或者电话的方式提高沟通效率。
以上也只是针对某个典型分类来看,本质是把“忙”这种状态中不合理的因素精简掉,可能优化之后大家还是“忙”的,只不过忙的更加合理,时间可以投入到更应该投入的方向。更应该投入的方向,往往就代表着更有机会成长的方向。
除此之外当你有了自己的“时间大盘”之后,还可以对自己的时间投入有一个全盘的了解。这样可以逐渐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时间投入规则,比如:
每个月的编码投入时间应该超过60%
更愿意参加人数小于8个的会议
因为团队人数少于5人,周会是没有必要的,可以采用双周会+关键项目点对点沟通的方式
“忙”不是什么问题,问题在于被动的“忙”,只要通过一些方法找到自己“忙”背后的成长价值点,那想必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