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合作父母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全然独立的生命个体,有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性,有着自己的天赋和使命。父母只是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桥梁,也需要在他们成年以前给予帮助和扶持,最终,他们要独立完成自己的人生。不是孩子依赖我们,而是我们与孩子相互依赖,唯有如此才能使孩子达成这样的使命。也只有这样看待孩子,我们才有机会建立科学良性的亲子关系,才有机会去寻找最佳的相处模式,“管教和控制”应该被“引领与合作”全面替代。

能否把孩子当做合作者,取决于父母如何看待孩子。回想你和孩子沟通时使用什么样的沟通俞局,可以帮你认清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模式与“合作”相差多远。

史占彪教授在《做“合作父母”,推动孩子成为最后的自己》一文中说:“合作父母可以通过放平、放低、放手的心态,通过用倾听代替指导、用提问代替提议、用回应代替回答等一系列对话的技术与艺术以及沟通的策略和技巧,使孩子坦然、安然、自然地做他自己、激发孩子内在的动力、活力、潜力和创造力,令他原有的生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