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天真可爱的女儿,懵懵懂懂地翻箱倒柜,把我刚叠好的衣服扔一地,我突然觉得“懂事”实在是中文里最“不要脸”的一个词语。
鲁迅作为一位斗士,说翻开中国的历史,他只看到两个字:吃人。我作为一个妈妈,遍览历史传统对孩子的评价用语,也只看到两个字:吃人。
1、所谓“懂事”,也就是服从父母长辈权威,扼杀自身意愿。
说白了,不就是顺从了大人的意志嘛?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值得大加赞赏?孩子的探索、对毛线头的观察、对冰凉地板的感受,这些宝贵的东西呢?这些不比一个整齐的衣柜更有价值?衣柜乱了可以再整理,孩子的人生体验只有一次,现在想做的事情不做,以后再做,也没什么意味了。
“懂事”,其实就是大人强行让孩子为大人的懒惰背锅。
为了自己省心省事,去要求孩子懂事,自己说什么孩子做什么,甚至自己都不用说,聪慧的孩子就揣测到了,那才叫机灵呢。然后就夸奖“宝宝真乖!”呃!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想一想,这样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能有几分主见,能有多少幸福感?长期的压抑内心渴望,他们已经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又怎么从容地享受生命?
等孩子长大了,“懂事”二字也长大了,变成“深明大义”。小时候为大人背锅,长大了为集体为他人作嫁衣裳。当然,这两者又是不一样的。长大后,人各方面机能已经成熟,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能够也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做什么选择是自己的决定。
但是孩子不同啊,他是懵懂,或者说半傻的,而大人却用孩子听不听自己的话来作为评价标准妄图让孩子这样、那样,实在是“不要脸”。
前两天看《雨人》,弟弟对自闭症哥哥的强迫,让我们觉得残忍,那我们自己为什么却对孩子做同样的事呢?在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上,Ray和孩子不是一样的简单吗?
难道生下一个孩子,然后,让他们奴颜一辈子?那么生孩子干嘛?
你让孩子懂事、爱干净,不让他玩泥巴,因为会把衣服弄脏(脏了洗干净不就行了);不让他去河边,因为危险(你为什么不陪着呢),孩子为什么要为大人的懒惰买单?
在孩子的世界里,泥巴、河水远比干净能带来快乐。
很多人责备孩子怎么不上进,天天就知道玩游戏,不知道读书学习。可是,大人为什么不反思自己?是谁把原本姿态很好的读书学习弄得那么没意思?
大人不让孩子玩水杯,孩子还是不小心把水杯弄碎了,大人很愤怒,怒斥孩子不懂事。可是,你为什么不把杯子放放好,让他够不到不就行了?大人生气,到底在气什么呢?
气杯子摔坏了?杯子才几个钱。
气孩子没那么优秀,居然摔坏杯子?多大点事儿。
气孩子不听自己话?我想这才是原因。而且,孩子导致自己又要收拾东西了。想想,如果你告诉他东西我来收拾,杯子由保险公司赔而且立马送货到家,你看她还生气不?
这个生气的坑不小心就会掉进去。
我女儿从6月份开始,除了睡觉和去商场就不穿纸尿裤了,准备了十几条裤子,让她自己蹲下尿。
有时候,女儿会蹲下;但有时候站着就解决问题了,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就很心烦,“沐沐!!你太坏了!”
后来一想,挺好笑的,我气什么呢?这有什么好生气的呢?我应该是气自己又要洗裤子了吧?
我平时看到好玩的,就放飞自我地大笑。女儿在身边,仰脸看着我,几秒后,“哈哈哈”,超好玩。
我想她大概就是:嗯,我虽然不知道妈妈在笑什么,但肯定很好笑,那我也跟着我笑好了。
回头一想,我每次生气的时候,女儿盯着我的脸一动不动,直到我扑哧笑出来,她才又继续玩耍。我以后还是少生气吧。
言传真不如身教,比如情绪。
我从小是个乖孩子,但我却不想让女儿也这样。
我想我女儿不必很“懂事”,不必衣服时刻保持整洁,不必远离恶水沟。
我希望她可以多见识广阔的世界,这多彩的现实世界,这奇妙的精神世界。
我希望她可以有自己的意志,知道自己的内心渴望。
而我,则不介意在她婴幼儿时期,多洗几次衣服床单。
PS:国庆节8天假!收拾东西的时候,我把叠好的衣服放进拉杆箱,转身收拾奶粉,回头一看,女儿在把衣服往外扔了又!!而且,开心地拿着自己的秋衣,找到领口儿,往头上一扔,盖着自己的脸,“啊呜”
哈哈,昨天我就是这么和她捉迷藏的,我把衣服盖着自己的脸说“哎?沐沐呢?妈妈找不到你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