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人这一生,重要的是过好自己。
保持心静,则可避外物纷扰,放下执念,才能得释怀。
生命的最高境界,不过是在静中见万象,在定中藏乾坤。
● 身静则生阳
庄子讲养生,认为:“心清必静,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长生。”
意思是说,当我们心离清静,就不用劳烦身形,不用动摇精神,就能做到长生。
身体的宁静是健康的基础。当我们身体处于放松状态时,就有利于阳气流通,从而消除疲惫,赋于身体能量 。
《黄帝内经》上也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身体的宁静,能让脏腑经络得到滋养,提高身体免疫力。
“动则耗阳,静则生阳”。
身体的安静是养生的第一步。所以我们总说要劳逸结合,当忙碌完一天的工作,不妨做做冥想,练练瑜珈,以养身体阳气。
● 心静则生慧
《道德经》上说:“致虚极,守静笃”。
只有保持内心的平静,才能拥有清晰的思维和正确的判断力。
王阳明曾因人陷害,被贬谪到贵州偏远的龙场,那里环境恶劣,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可越是苦难,王阳明越是明了了心静的重要,他在龙场悟道,终于悟出了“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庄子讲“虚室生白。”意思是房间留有空地,才能让阳光照进来。除去心中杂草,灵台方能澄明。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静才能生长智慧,从而更好的洞察世事,让你轻松自在的面对生活。
● 气静则生神
道家《坐忘论》中说:“心安而虚,则道自来止。”
古人认为气是连接天地万物的生命能量。
《黄帝内经》中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
意思是说,当身体内气息平和之时,真气便会自然而然地流动起来,滋养全身。
医圣华佗就最是擅用导引术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他认为,通过特定的动作再配上呼吸法,就能有效地促进身体内气机的调和,从而增强免疫力。
现代医学也强调,适度的放松训练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平时在忙,我们也应该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做做深呼吸练习,或是做一些简单的太极动作,用以帮助我们恢复精神。
● 神静则生精
《寿世青编》上说:“神静则肾精封藏有度。”
可见精神的宁静是能够滋养我们的生命力的。
神不妄动,创造力与生命力就会得到更深层的滋养。
人这一生,被无数欲望裹挟,在追求攀比过程中,损耗了心神,损伤了身体。当我们发现生命不堪重负,坎坷难行,身体不堪负累,频频亮起红灯,就是时候该丢下些东西,养养自己心神了。
通过静心养神恢复生命的活力,生命才会丰盈圆满。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人这一生需要力量,我们的心灵也需要蜕变。而力量则来源于心灵,如果能做到身静、心静、气静、神静,即使被岁月熬成滚烫,又何惧忧伤!
愿君常怀静气,身如松柏常青,心似莲花不染,四时安康,福泽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