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收到老四发的微信,一个一直无坚不摧的女强人终于露出脆弱的一面,而这一切来自于无法承担的医药费和不作为的哥哥,她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
看到重男轻女这四个字,第一反应就是今天看的罗一笑父亲的回应视频,看完连愤怒都没力气了,更多的是悲哀与心寒,无情无义无耻无脸到这个地步。视频采访中,有三种观点,第一,群体而伐之的原因是涉事金额太大,如果是20万而不是200万,估计不会有如此大影响力;第二,三套房产不可变卖的原因是分别给老婆住,留着给儿子和自己养老,而和事件的中心点,得了白血病的女儿没有任何关系;第三,网友们现在把关注点都放在金钱的流向以及募捐的原始目的上,没有人关心罗一笑,社会怎么了一点都没有爱心了云云。自私自利动物性苟且偷生的形象跃然眼前。
所以当时欢乐颂播出时,人们在讨论樊胜美家庭到底有无原型。有人说,戏剧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又夸张于生活;也有人力证,身边就有家庭是这样的,儿子骄纵成性,女儿被榨干心血,在父母看来,一切理所当然。特别是前段时间看到新闻,奶奶杀死二胎孙女,但是却得到全家人包括儿媳妇的谅解,可能这位奶奶到现在还骄傲悲壮的认为自己是大义灭亲,用自己的牺牲换取了生男孩的机会,可是万一下一胎还是女孩该怎么办,轮回到儿子为止么,这种泯灭人性的观念让人不寒而栗。
反思下社会募捐模式,主要通过微信推文打赏,恕我孤陋寡闻,之前一直不知道有文人叫罗尔。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怎么能保证信息的真实准确性呢。相比较其他渠道,我觉得在我接触到的募捐方式中,轻松筹可能是最有安全保证的筹款渠道。有身份认证,亲友认证,募捐动态,渠道透明化,让人放心的把爱心给献出去。罗一笑事件的最后结果就是返还募捐款,金钱虽然没有损失,但是损失的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失去的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爱和帮助。
在此事件中,从标题上就可以看出来,带有营销色彩。互联网传播模式下,舆论呈现新格局,故事情节的戏剧化,传播符号的娱乐化。在推文标题,罗一笑,你给我站住,之后,朋友圈被各种XXX,你给我站住刷屏。为什么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取得如此广泛的传播,和其有目的的营销策划恐怕脱不了干系。罗一笑,要站住干嘛。这明显就是标题党,人们的认知需求平衡理论强调,当人们认知没有达到自己的需要时,就会主动寻求信息,来满足心理上的平衡。由于这种心理认知,网友才会点进去一探究竟,继而被煽情性代入性的文字干扰大脑,同情这种走投无路的境地并贡献银子,更有感同身受者转发到朋友圈,形成两级传播。当满屏都是献爱心的时候,不同的声音出现也会被打压,群体极化,声音愈来愈小,罗尔就在后面笑吧。可是事态的发展也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借势营销,标题党炒作,诈骗,离开完整语境造成的信息失误,在罗一笑事件中占全了。
我记得在哪看过,人们对公众事件其实是抱着一种事态反转的态度来的,俗话说的吃瓜群众不嫌事大。当罗一笑事件发生反转的时候,各大V,公众号群体讨伐之,可能是凑热度,可能是正义的化身,可能是对社会现状担忧,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事件反转的那一瞬间,兴奋大于愤怒,批判大于维护,情绪满足大于价值诉求。
所以我一点都不心疼罗尔,反而是罗一笑,成为了父亲敛财的工具,奄奄一息的生命成了父亲最后拼命一搏的炒作资料,女儿的命比不上金钱,知名度以及让人翻白眼的落后思想。在这场营销策划的闹剧中,各个公众号的的推波助澜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助纣为虐的角色,媒介即信息,受众不假思索的接受信息,这也是新媒体条件下受众思考能力的退化,一味地接受信息,不筛选和辨别真伪,信息接收者逐渐变成旁观者角色。
可能现在舆论趋势也不一定是事实的真相,事相不一定是真相,眼见不一定为实,对罗尔的批判正好给了大众一个情绪的发泄口,如果不以这样的方式,怎么缓解社会矛盾。媒体引发并引导舆论,可这种方向是一定正确的么,不一定,就像楚门的世界,我们把看到的听到的认为是真实的世界,殊不知,我们都在被社会思潮引领着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