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

人之所以不幸是因为自己亲手选择的。佛洛依德的原因论说的你之所以不幸是因为过去的经历造成的,从因到果,无法改变;阿德勒的目的论说的是你之所以不幸是对过去经历的看法是悲观的,如果你是积极地看待过去的经历,那么就会另一种人生,他主张的是赋予经历的意义如何。

一切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会感到自卑,害怕被别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所以选择一开始不与任何人有关,避免受伤,躲在壳中,孤芳自赏。其实自卑感也能够促进健康的努力和成长的刺激。例如:一个人学历不好,如果他能抱持“我要加倍努力”的决心,那么这种自卑感就是良性的。但是自卑感往不好的方向发展就成了自卑情结,什么是自卑情结,就是抱持着这样一种想法“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继续拿上面的举例,一个人学历不好,自卑情结的人是怎么思考,他可能会想“因为什么什么原因,所以我学历不好”,找各种理由,就想弗洛伊德的原因论所说的一样,是由于各种原因才导致什么。另外自卑情结还有可能发展成“优越感”,表现的好像自己很优秀,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中。

人际关系的入口是"课题分离",什么是课题分离?课题分离分为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人际关系的矛盾大都来自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分离课题后如何带来良好的关系,提倡人际之间的横向关系而不是纵向关系。什么是纵向关系,比如表扬一个人,表扬这种行为其实是有能力对没能力人的评价,这样就产生了纵向关系。这种行为也带有操纵的意味,想要控制别人。

人际关系的终点是“共同体感觉”,什么是共同体,把他人看做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这个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而我们体会不到共同体感觉,是因为对自我的执著,以自我为中心,需停止对自我的执著,换成对他人的关心。

入口和终点有了,那么如何从入口到终点呢?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自我接纳很好理解,就是自信,要欣赏自己;他者信赖就是无条件的信赖他人;他者贡献就是说自己对别人的贡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