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孩子发生了地震一样的冲突,孩子要求我把地板擦了,擦的过程中,我之前已经扫过地面,然后擦地,擦地时,孩子不停的说,这里没擦干净,那个角落没擦到,妈妈您为什么不扫干净再擦,怎么不会擦地,您看还有泥,擦过的地方不能踩,我一边擦一边听他数落,孩子又拿起在京东买的瓷砖专用清洁剂喷地面,喷的哪里都是,我想,上了倪老师的情绪管理、冲突管理,要理智,不能和孩子怄气。
当他喷清洁剂没有让开餐桌时,我急了,餐桌上有食物。我嗓门提高了8度,你怎么那么多事儿,这个东西喷到食物上还能吃吗?孩子也急了,把我刚看了2页的书撕了,我脸色一下子就变了,呼吸急促了,你怎么撕书?你生气可以,但是不能撕书啊,这时孩子跑到阳台把我晾晒的衣服踩在地上,我已经愤怒,疾步走到阳台,孩子马上出手拽我,我当时突然想到课上老师讲的,我实际是想把衣服捡起来,无论怎样,我是成人,尽量让自己保持冷静,心里默默说换想法换想法换想法。这时孩子跑到了自己屋子里,我继续把地面和阳台清理干净。
过了15分钟孩子从房间走出来,要和我谈。他说,妈妈您坐这里,我要和您说话,这时,我已经平静下来,“妈妈,我让您把地面再扫一遍,然后擦干净,本来就是这样简单,为什么您就不听我的,还大嗓门,发展到我撕书,我撕书不对,您还记得曾经在二年级时您把我拼好的高达机器人摔的粉碎,我就喜欢拼机器人,您凭什么呀,还有我要求把地面擦干净就像您和爸爸让我把作业写整齐是一样的呀!”那确实是妈妈做错了。我很诚恳的给孩子道歉。接着孩子把积攒了几年的事情和感受都一一倾诉,一边说一边哭,这中间我要插话,都被孩子给制止了,我刚要插话,孩子就很严肃不说一句话,我想,孩子这么多年内心该是多么孤单。
今天和孩子沟通后,心里感觉有一块儿大石头压着,我很自责,一直以为自己很努力带他,这么多年都没处理好自己的情绪,没有觉察自己,没有耐心去倾听孩子,更谈不上沟通。孩子上课不专心,爱说话,鲁莽,容易得罪人,还有打人,其实是过渡焦虑造成,而焦虑的背后是家庭氛围不良,是孩子一直处于困境,没有帮助他分析遇到的困难,总是在急躁中,我还经常有挫败的感觉,现在看来,是自己都没有做到,没有学习没有觉察,拿什么影响孩子,我又凭什么挫败。
时刻反思自己, 就今天的冲突我表现出来的种种情绪做了情绪觉察日记,如果重新发生同样的事情,我就该幽默一些,微笑一下,认可孩子认真细心的一面,大脑迅速反应到孩子的行为呈现的是我常年身教的结果。深刻反思,认知影响了我的情绪,情绪反过来影响了我的认知,因为我大嗓门的强烈不满情绪导致了孩子撕书的糟糕行为,紧接着孩子紧张焦虑也暴露出来,他看到妈妈愤怒的表情马上进入防御状态。
表面看上去是擦地引起的一系列冲突,实际蕴藏的是多年我积累的抱怨情绪的展现,我潜意识里认为爸爸参与的太少,太自我,没有认真对待孩子,也对我很忽视。我此时学习换想法,爸爸实际很顾家,因为这么多年留下的是忙碌敬业的身影,他不可能那么敏感细心,家庭好的氛围需要一个温柔坚定的妈妈,需要更多的付出。实际每家都一样,哪一个妈妈不勤奋呢,哪一个不是早早的起床做早饭,哪一个不是早早的做好孩子的规划,然后暗自努力,只因为我们是妈妈,这都是当妈该做的。
最近看过一篇短篇古文《陶侃留客》,陶侃的母亲是一个重视友情,有主见、有担当、疼爱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的一位母亲,当陶侃想款待朋友,却因家庭贫困难为时,陶母竭尽所有满足孩子。中国古代四大贤母还有孟母三迁,欧母画荻教子,岳母刺字。母亲们的坚强和智慧教育出了出色的下一代。
当初,自以为凭着爸爸强大的基因,凭借自己一直的努力奋进,带孩子不难吧,而随着孩子一天天的长大,完全被这个孩子的特质影响,情绪热烈,活泼,更让人感觉任性,又善良单纯,而接下来几年的小学中,我经历了很多次老师的怒气冲冲,回到家我们也没有理解他,继续的训斥,想想他那时无助的眼神,心头泛酸。
幸好,走在了如何科学育儿的路上,学的路上终于明白一些,孩子需要帮助,需要有人帮他远离诱惑,需要帮他稳定心神,而要想做到这些,我得改变,得刻意进行练习。自己体验到学习的各种不易,才慢慢理解孩子走过的岁月,也是他熬过了多少艰难,未来可能还有无法预料的艰难,只要不脱离常规,不去纠结与焦虑,总会在阳光里。
晚上,我和孩子复盘,我让他学习觉察自己的情绪。今天他该如何做更好,不会引起冲突。孩子很通情达理,道歉了不该扔妈妈的衣服,只有充分理解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才能习得。
最近再与一起爬山徒步的妈妈们沟通,了解到每个孩子不同的特质,但是妈妈们真是要学习,尤其经历这次疫情,孩子、家长每天都在一起,有些妈妈焦虑的发疯。问题五花八门。希望继续的时间管理学习,帮到自己和孩子,也能帮助更多的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