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随笔发出去后,有的同学对我的文章发表了点看法,让我大受启发,同学们很热烈的讨论了一些问题。
首先,同学A说:“一直辩证,就全是无意义且正确的废话了。但想要有观点,就还是要落在某个自己最认可的结论上。”
我觉得这个说的很好,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认为自己随笔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时也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写出来有什么意义,只是好像不吐不快,但说出来对他人有啥用,我没有深思,有时候我写着写着发现写不下去,我要写的东西没有一个定见——对人有指导性的意见。
同学B说:“辩证法乱用会让讨论沦为诡辩”。
这句话我也进行了反思,倒不是说我要和谁去辩证,将什么理论去相互辩论,我觉得存着诡辩的心思是没有的,如果论迹不论心呢?像不像诡辩?我就没那个自信了,因为我觉得确实言谈可疑,但要考虑讨论的场景是什么。
我自己在工作中很讨厌一种人,别人提出意见,他就要提出一点反对意见,以彰显自己有看法,有见地,不论别人提的是什么意见,他总能提出看似合理的反对意见,但实际上,他本身没有什么想法。我觉得我自己需要好好警惕这种行为,有时候我确实没有更好的想法,而我又对别人的想法提出质疑。但我觉得自己也不至于是那种人。
首先,我只是对某些理论不完全赞同,但并不是完全反对,我觉得对事物质疑是一个人的自由,也是不去人云亦云、不盲从的基本要求,况且,理论是需要人去辩证与修正的。有时我同时不支持相对立的两个观点,不是出于我要表现什么,而是我比较赞同中庸的思想,不取极端而取其中,这种想法可能已经深入骨髓,他的优点是会少点偏执,缺点是容易让自己迷失——好像没有定见,还容易招致人的讨厌——讲了一堆等于没讲。
其次,在做事上,我通常会选择一种我认为较为合理的方式去做,而不会摇摆不定,凡事都有代价,选择一种方式,就会放弃很多其他的方式,这个需要权衡,有必要的话需要在做之前与事情的责任人讲明,以及知会其他需要知晓的人,在这点上我觉得自己没有什么问题,所以至少从做事上来讲,我不是自己讨厌的那类人。在程序员界一直流传着一句俗话:“No BB,Show me your code,不要指手画脚的,把你的代码亮出来!
同学C讲了一段,我截取一部分:“任何书和理论,其实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针对的适合对象,以及适用的时段和阶段。超出去了很可能没有效果,甚至还是起到反作用。”
这段话我很赞同。这个世界上有很多方法,他们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难以放之四海皆准,如果硬要往某个不适合的事情上去套方法,可能比没有方法的效果还更差一些,甚至产生危害。
同学D说了一段:“个人认为心理学是偏向人文因此在人文方面,的确有些东西可用科学和数据验证,但有些的东西我们还是处于黑盒子内,我们不知道黑盒子内有什么东西,他们的内在逻辑是什么。因此,我觉得弗洛伊德与阿德勒都只不过提出试图解释黑盒子的模型。”
我个人觉得这段话说得特别好,对我很有启发,很多不可捉摸不可证伪或者可以证伪但有用的方法,可能都是在试图解释黑盒子的模型,虽然它不一定是真理,但如果作者已经对这个黑盒子做过了很多的测试,也许在常规意义上它是值得参考的。假使你有了新的发现,大可以就这个方法本身进行一些完善,但需要确保你真的已经充分理解了别人的理论,不要做画蛇添足或者是提出已经存在的“发明”。
所以,讲了这么多,是不是又说了一段废话呢?不管别人怎么看,至少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是有意义的,我觉得从对这几段话的反思中,我找到了我的某些随笔的意义——给出参考意见,就如同我作为一个架构师,在选择技术方案的时候,我需要知道一些技术方案的边界在哪里,我需要充分考虑一些技术方案的优劣与可落地性。有的方案很高级,但也许不适用于自己的公司或团队,并且成本过大;有的方法看似低级,但确实成本很小并且足够满足要求的。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架构师需要考虑的东西,需要综合考虑最后做出选择。
读书明理,我觉得也可以沿着这条路子走,需要一定的质疑,需要一定的辩证,厘清方法与理论的适用范畴后,才能决定自己是否去使用它,否则可能会不假思索拿来即用,有了一定的思考,知道事情的适用范围与边界可以更好的去使用它。
读书,让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有了更多可能,有了更多可能,也许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好的,我常见的另一种声音又出来了」反过来说,有了更多选择就一定好吗?不一定,如果你不加分析,更多的选择可能只会让你更加焦虑,我该选择哪一个呢?其实你还是需要去选择,克服选择困难症!如何去克服?弄懂它。有人说解决焦虑的最好方式是行动,读书,去深读,弄懂它就是一种行动,不过这种行动可能没那么具体,不大好走,这可能需要读更多的书,思考更多,努力去落地一些理论,才能知道它到底适合不适合。
所以我今年定的读书方针是对的——「慢一点,少一点」,读书为我所用,困惑就自然少一点。写文章,经常能梳理自己的想法,甚至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这于我自己是有益的,对他人也许有些参考意义,如果对别人有帮助,那我就会特别高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