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太阳伤寒,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大青龙汤干是这个嘴巴干燥,麻黄汤不能发汗是喉咙里面干,如果你不容易分的话,你要分辨说,那个干到底是少阴不足的喉咙干,还是肺部有热的嘴巴干,如果你不能断定的话,你就找一些其他的辩证点。比如说,他的舌苔多半是黄的,而且他吐出来的痰啊——如果一个人刚感冒吐出来的痰就是黄黄的痰,代表他是有热的;那如果这个人感冒了15天之后吐出来的黄痰那不一定哦,那有时候是烧完在排脓啊,那个不一定是有热。所以一感冒就有黄痰,有一个病叫做大叶性肺炎,它的吐出来的痰就是铁锈色的,那就是大青龙汤证,铁黄色或者铁锈色的痰都算,一感冒就有黄红痰、铁锈色的痰。从这些这些角度,黄舌苔、黄痰,或者眼睛干、鼻子干、嘴巴干,去在麻黄汤的框架里面找到一些燥热的迹象,这样子你就感觉得出,这个是肺里面的热被麻黄汤证的那个寒气压住了,不是标准大青龙汤症
大青龙汤不是随便使用的,麻黄九禁也适用于大青龙汤,如果大青龙汤服过头搞虚了,用真武汤来收拾,也有用茯苓四逆汤来救。
【7.8】太阳中风,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前面看着最像桂枝汤证,但是有个“但重”,身体重的像被压住一样,而且无少阴证,少阴证是风邪在里,也就是风邪还在表层很多的时候,这时候用大青龙汤。
可是这个证很少人会有,现代人身体很虚,太阳证很快就下陷到少阴了。
【7.9】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这里的”心下”指肺,水毒体质的人,感冒很容易变成小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的咳嗽是狂咳,痰是稀的。
小青龙汤的主结构是:桂枝,芍药,甘草,小青龙汤主要是治狂咳,小青龙汤不是能久服的汤剂,小青龙汤吃一,两贴之后,用苓桂术甘汤收工。
作者喜欢用半夏独大小青龙汤,半夏是其他药的五倍剂量,中医的方子是”有病则病受之”,象大青龙汤,麻黄汤,吃对了药后,元气马上恢复;如果用错了,就会大伤元气,这是经方的特色,所以要熟悉桂枝汤,葛根汤,麻黄汤,大小青龙汤的证,清楚他们的变化过程,服用的方法,药味的加减变化,不要用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