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调侃道:“你每次看到月亮就流泪,是不是太矫情了,要不就是有抑郁症?”
我不想反驳,因为我觉得,这种敏感或许是一种珍贵的天赋。我的对美感知力就像月光一样清澈透亮。据说,这种能力自古以来就被视为诗人与哲人的特质,这怎能算矫情呢?
我想,李白在“举杯邀明月”时,或许也在月下黯然神伤;苏轼在中秋夜写下“明月几时有”,字里行间满是深情与惆怅。若依此推断,整个中国文学史岂不成了抑郁症患者的病历本?我每次看到月亮,只是像他们一样,被那无尽的美触动了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月亮是诗人的老朋友,而我,不过是它的又一个知音罢了。
每次看到月亮,我都会热泪盈眶,惊叹于它的美——那般皎洁,那般清冷,一次次触动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的眼泪,不过是将日常的情绪升华为诗意的体验。我并不悲伤,我只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感受这个世界。
下次月圆时,我希望你也不妨抬头看看月亮。你看,那些环形山的阴影,仿佛是嫦娥在跳一支永无止境的舞蹈;海边的月光碎在浪尖上,宛如银河给地球写的情书。我相信,月亮的美,是能感染每一个人的。
有时候,我常常想,或许我前世是潮汐,是月海里的玄武岩,抑或是被嫦娥抱过的玉兔?不然,为何每次看见月亮,都感觉它在用引力轻轻拉扯我灵魂深处某个沉睡的开关?这种奇妙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和月亮之间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
其实,正因为有人愿意为月光驻足,这个世界才没有彻底沦为钢筋水泥的荒漠。
我的眼泪,是灵魂在月光下的光合作用,是我与这个世界最温柔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