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中的本色出演

不少公司的领导者都建立了自己的核心智囊团。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可以向自己的智囊团寻求帮助和建议,并且依赖自己的智囊团去推进重要决策。好的智囊团成员,必须是自己信任的,同时又能为自己提供建议的。智囊团的多样性也很重要,否则大家提出的想法可能就会很雷同。
在商业咨询顾他们看来,企业领导者的智囊团中必须要拥有以下三种角色。
第一种角色是:重构者。重构者指的是那些非常善于发现新机会的人。这些人通常有敏锐的商业嗅觉,能够发现行业变化时刻产生的机遇,也能够注意到那些本来不被重视的边缘机会。
重构者可以说是领导者的天线和触角,可以帮助企业领导者随时关注到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但是,重构者也有自己的缺点,那就是,虽然他们很敏锐,但往往缺乏系统性,逻辑可能不够缜密,对重复性的日常事务也很容易感到厌倦。

第二种角色是:阐释者。阐释者的特长是,能够把新想法转变成可以实施的企业日常活动。阐释者往往很重视流程,他们会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评估新想法的可行性。跟重构者的特点相反,阐释者往往非常有系统性,非常实干。

第三种角色是保护者。保护者在一个公司内部的功能,正如它的名称所表达的,是保护和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转。保护者通常是公司内部的保守主义者,他们会对过多的变化持一种怀疑态度。他们更倾向采取让公司平稳发展的措施。他们善于改良公司已有的流程,并且对公司现有的核心业务提出支持。
保护者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如果变化势在必行,接受了变化的保护者,有能力把重构者的新观点,迅速普及到整个公司。因为他们往往代表着公司内部最大多数人的想法。如果公司内缺乏保护者,或者保护者拒绝接受新想法,新想法常常很难传达到公司的基层。

说到企业领导者智囊团应该包括的三种角色分别是,有创新精神的重构者、实干的阐释者、以及偏向保守的保护者。

那么我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什么是团队角色?
剑桥大学的贝尔宾博士,把团队角色定义为: 个体在群体内的行为、贡献,以及人际互动的倾向性。


团队角色.jpeg

如图,横坐标分为组织和个人的要求;纵坐标分成清楚的和模糊的,组成了四个象限。

那些清楚表明的,其实是你的个人 KPI 和岗位权责书。这部分清楚表明了团队对你的要求,其实就是规章制度,比如不能迟到、不能早退。那些没有清楚表达的,但是其实组织也很看重的,可能是你的才干、气质、做事的风格,比如自我管理能力很强,严于律己等等。
那些没有清楚表达的,同时团队有需求的,就是你的团队角色。
每个团队里都有两个特别开心的人,在其他人情绪低落时,他们总能讲个笑话,我们把这个角色叫“开心果”。其实开心果就是一个天然的角色定位,团队里有人心情不好时就会找到他们。
有些人在团队里就是智多星的角色,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跳出来给一些好点子,哪怕他并不在策划这个岗位上。
同样的道理,可能还有特别挑剔的人,他总是能够告诉你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哪怕他的职位并不是质检,但这就是他在团队中的行为贡献以及在人际互动中的倾向性。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同事:每天准点上下班,把每件事情都做得刚刚好,不多也不少,和同事关系不近也不远,很少去参加各种同事的聚会?
这样的员工,可能上班一两个月后,领导会找他谈话,“你好像还没有进入角色啊?”这个人可能会感觉奇怪,说,“我知道公司有 KPI,有团队规章,那什么是角色呢?”
其实,在现代团队里,每个人都有两个身份:一个是他的职能身份,第二个就是他的角色。在这个团队里,如果你只有职能没有角色,就好像在一个舞台上,你只是扮演一棵树,而不是扮演一个人,你的职业发展空间就会非常有限,也没有人会记得住你。

什么是角色效应?
那什么时候职责更重要,什么时候角色更重要呢?
比如踢足球,每支球队里都会有前锋、后卫等很多位置,但是在进攻的时候,队员们都会按照阵型压上,只要抢到点就可以射门,不一定非是前锋这个位置才可以射门。
所以,进攻的时候,球队里需要的是角色。每一支球队可能有传球的人,有控制中场的人,还有作为场内灵魂的队长,这都是角色而不是职责。
但是防守的时候,所有的球员就马上各就各位,回到自己规定的那个点上去,他的目标就是不允许任何人经过自己的区域,严防死守。这时候,团队更需要职能。

你发现了吗?在进攻的、不确定性的场景里,角色和默契变得非常重要;而在那些确定的,相对明晰的场景中,职能就变得很重要。所以,一个组织里最强调什么——打配合。只要你分清楚什么是进攻场景,什么是防守场景。比如,你是做财务的,可能大多时候,你需要的是职能角色。

所以越是在不确定性的、多变的角色中,你就会变得越重要,甚至能超越你的职能身份。
这种情况,我们就称为“角色效应”。

心理学家发现:两个同卵的双胞胎女孩外貌相似,在同一个家庭、同一个教育环境里长大,但她们的性格却大不一样。姐姐性格开朗,对人主动热情;妹妹则遇事缺乏主见,常常依赖于别人,不善交际。是什么造成了姐妹俩的性格差异呢?
主要原因就是她们的角色不同——虽然生下来就差那么一两分钟,但是父母亲对她们的态度不一样。他们会默认为先出生的那个就是姐姐,后出生的就是妹妹。姐姐要照顾妹妹,同时也要求妹妹听姐姐的话。在这样的期待下,姐姐就越来越独立了,成了保护妹妹的角色,妹妹则越来越弱势,成为了被保护的角色。
你可以看到,大人的期待对于个体的塑造是多么的重要。同样的道理, 在职场上,你对自己的角色定位,也会影响别人对你的期待。

在团队里,也有很多不同的角色等着你来演,前面提到贝尔宾博士把团队分成了九种角色。这可能是世界上最经典的角色理论,它分成了:
智多星,给团队带来新想法的人;
审议员,他会不断地评估智多星的想法;
协调者,挖掘发展团队成员的才能;
执行者,完美地推进工作进程;
完成者,一切都力求完美;
外交家,总是能搞清楚团队内部的局面和外部需求;
鞭策者,能够让团队充满了动力;
凝聚者,可以创造良好的氛围,并且加强团队内部沟通;
专业人士,致力于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
一个人可以演很多角色,而且每种角色也不一定只有一个人来扮演,在关键的时候甚至可以互相转换。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附了一张很详细的图,解释了这几种角色。你也可以上网找找测试,和团队的小伙伴一起做这个测评,其实非常有趣。

中国式角色分类——德、智、能、劳
九种角色可能就有点难,我教你一种更加简单的、更适合中国人的分法——德、智、能、劳。
以《西游记》里的取经团队为例,你看唐僧,这个人只会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但他却有去西天取经的明确愿景,是一个德者,以德服人,不是以紧箍咒服人。

孙悟空是团队中本领最高强的,如果孙悟空在现代肯定是一个很强悍、很敬业的营销高手或者职业经理人,是一个能者。
猪八戒是那种典型的办公室主任类型,平时喜欢偷懒,爱拍马屁,老是指使沙僧干这干那,但是生死存亡之间会坚持立场,而且能出很多好点子,是一个智者。
至于沙悟净,这是团队中最没有企图心的人,时间到了就下班走人,对公司的愿景没什么兴趣,只想有份稳定的薪水。但如果没有这种人维持企业运转和行政事务,也会一团乱,所以,他是一个劳者。
表面上,牵马、挑担、降妖、除魔,好像换个人也能做,但这个角色是团队的内在逻辑,这四个人缺一不可。
德者、智者、能者、劳者,你是团队中间的哪一个角色呢?如果你看明白了团队里面的各种角色,你又该演谁呢?

你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性格来思考一下,现阶段你最适合演哪个角色,因为只有真正的本色出演才能演得最好。
莎士比亚说:“人生是个大舞台,男男女女都是演员。”其实不仅仅是人生,团队也是一样,所以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你不一定要演主角,关键是要演适合自己的角色,希望你成为职场里面的大明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老家在枫桥,是一个江南小镇。有山有水,山围着小镇,枫江从镇上蜿蜒而过。不管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小镇一直是一幅山水画...
    卿若安阅读 3,474评论 3 2
  • 当你大脑告诉你这件事要晚一些做的时候,你要马上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你现在没有做的话,你怎么确定你明天会有真正的改变...
    陈志玮阅读 1,378评论 0 0
  • 1.临时用sim卡 所有用户凭Edu邮箱或参与新生见面会,即可免费领取一张中国电信CTExcel美国手机卡。 2....
    林对决阅读 2,656评论 0 0
  • 光荣大地老师《读帖与临帖》,我差不多听完了,发现了自身的一些问题,得到了一些启发,特别是对于临帖要不要像的问题有些...
    心有所畏阅读 4,300评论 2 10
  • 亲爱的 ,好久不见 一别两载,甚是想念 远方的你过得好吗? 图书馆的背...
    老水的碎碎念阅读 1,423评论 0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