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原本以为它离我们很遥远,殊不知它已在我们身边徘徊。
今年的12月初,我们如愿以偿收拾行李准备回家了,殊不知这一回不知再次回来是什么时候了。著名的臧克家曾说过“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回家后的我们不是说不学习了,而是从线下学习转化为线上学习。
一开始我个人觉得这一切都还不错,挺好玩的,在课堂上许多因害羞不敢举手起来回答问题的同学,在这里都可以接此机会来锻炼、磨练一下自己。其次,从来没上过网课的我对此刻也很激动……课程开始的前几天我都能像在学校般早早起床,准备早读,开始我这一天的学习之旅。诶!想想都不错。我们再也不怕冷了,在学校每天凌晨六点多进教室,坐在冷冰冰的凳子上,一坐就是一天,课间不上卫生间不出去还好,一出去便是寒风刺骨。可现如今我们已在家中上课,再也不用担心冷这个问题了,也不用担心今天吃什么,伙食怎么样,再也不用和小伙伴一起吐槽食堂阿姨做的饭了……
可回头想想,这一切不是我所需求的。
我还是想回到学校上课。
为什么?难道现在这样不好吗?
不……
现如今我手机相册里几乎是老师上课所讲内容截屏的照片,心中每次都是说先截屏然后在慢慢看,可我太了解我了,自身的自觉性本就差,更何况现手中拿的还是电子产品 。怎么会认认真真回过头去看。如今我们上网课也有3个星期左右了,我感觉我每天的生活过的一点也没有在学校那样充实,感觉已经成为了他们口中所说的虚度光阴了,现在我每天都会定四五个闹钟,一直从6点过到7:10分,我怕我睡过头起不来,但有时脑海中的一个念想:“管它的,在睡睡,一会儿在起”因此,那天早上的英语早自习我迟到了,当我睁开眼睛看到时间的那一刻,我心慌的不行,心想这次估计着了。我连忙打开手机进入会议,才稍微松了一口气……不仅如此,我觉得听课的效率也越来越低,毕竟心中总是想着老师,看不见我在干嘛,有时东看看,西望望,还会发呆。根本就不注意老师所讲的内容……因此我觉得,现在的我每天过得特别的不充实,一天下来,若问我所学的知识,我也只可能答出1/3罢了。可在学校不太会发生这种事,上课发呆走神,老师会提醒你,我们只要上课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一天下来所学的知识感觉是很多很多。
自我感觉线上上课没有线下上课那么亲密,在线下上课,至少有老师督促我们,但线上上课就不一定了,完全靠我们自律。互动能力也不行,每次老师点名,总有些同学不回答,实行挂机制,也会出现老师提问,人在线,但回答不上问题,还有如今的作业效率也不高了,大家都依赖电子产品去搜索正确答案,完全没有了当时那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自己思考,而是将他人的成果所填充到自己的书本上,完全只是为了应付老师罢了……这样一来我们将被远远甩在他人后方,我们和他人的差距也将会越来越大。
现在的我希望疫情赶快结束,重回课堂,因为我觉得我的青春应该是实实在在,充充实实的,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味的颓废,摆烂。
我始终相信学习,不断的追求真理和美是使人们能永葆青春的活动范围。不论是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学习,我们都应拿出学习的态度,克服这种种困难,正当少年的我们怎能会向这小小困难低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