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烦恼
想去做某件事,但自己却找各种理由推脱。例如现在想看会书,但总觉得自己状态不好,想着那等我状态好点再看吧。结果所谓“好的状态”似乎永远都不会来,每当自己准备拿起书看时,内心的自己都在告诉自己现在状态不好,等状态好了再来吧。又如想去学习一个技能,但总觉得现在时间不够,等毕业再学吧,结果毕业以后依然说着等xxx再去吧,结果终究是没有做成。遇到喜欢的人想去表白,可是总觉得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如果做好了就一定去,结果终究是错过了。
过分在意他人看法,总希望得到他人认可。室友关门声重了一点,就想着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于是便进入了无限的自我检讨中....希望得到他人的表扬,总是逼着自己做些违心的事情,最后身心俱疲。或是下意识地会和他人比较,看到别人取得优异成绩自己就会焦虑不已,总会陷入与他人的竞争中。
不好意思拒绝他人,又希望他人满足自己的期待。父母老师总是在你面前叫你好好学习,亲朋好友总是给你那些不需要的礼物,给你提出他们认为对你好的要求,身边的人认为你的生活方式不好,强行让你改变......这些时候,虽然内心总觉得有点不快,但想着对方的出发点是好的,想着“他们都是为了我好”便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同时,你有时也会希望他人满足自己的期待,总想着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总得给我做些什么吧,而一旦他人未满足自己的期待,自己似乎就会开始责怪,开始抱怨,总之心里并不好过。
对过去后悔,又对未来感到焦虑。有时面对当下的处境,总是想着就是因为在过去怎么怎么样,想着要是没有发生那件事我现在肯定会怎么怎么样;同时面对虚无缥缈的未来,又感到无比迷茫与焦虑,不知道自己未来该走向何方。即总是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反复横跳。
首先,这些烦恼的产生是很正常,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我也和大家一样,在人际关系中,在自我成长中,在日常生活中,也会产生上述的种种烦恼。但正如罗翔老师所说,你当下的大部分问题其实在书中都有解答,历史上的人们早就开始思考这些问题了。当我读完《被讨厌的勇气》后,我觉得,这话说得没错。早在一百多年前,心理学家阿德勒就对上述问题给出了一个具体的方法论,他认为我们当下的一切烦恼都与人际关系有关,但人际关系并非我们想得这般复杂,人人都可以将它变得简单,人人都可以做出改变。接下来,我会向大家介绍阿德勒的一些核心观点以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我们当下的问题,希望对各位有所启发。
目的vs原因
“凡事有因必有果”,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倾向于觉得过去的事件会成为当下处境的原因。例如,一个人在儿时经历过的一次事件给他造成了心理上的创伤。然后在他长大以后,就闭门不出,不愿见人。此时,按照原因论的观点,我们就倾向于认为一定是因为他童年的创伤造成了他现在不愿出门的处境。但是阿德勒却不这么认为,他反而觉得就是因为他不愿出门,所以才拿这个创伤当作理由。在阿德勒看来,每个人当下的行为都是为了达成某种目的,这就是目的论。与原因论不同的是,目的论更看重于当下,而否认过去对当下的直接影响。
也就是说,按照目的论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为了达到不做某件事的目的所以才会编出各种合理的原因,有时甚至会产生生理反应。例如,一个孩子如果真的特别不想上学,那么他甚至会产生各种病症,此时即使治好了他的这种疾病,他也会产生其他的疾病以达成他的目的,而一旦达成了他的目的,病症就会消除。
所以呢,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想做某件事可是却找出了一些看似很合理的理由告诉自己做不了,此时不妨思考一下自己的真正目的,自己是否真的想做这件事,还是本身对这件事情有抵触,如果有抵触,不妨再问问自己抵触的原因。
目的的产生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产生不想做这件事的目的呢?很多时候,这得问问你自己,每个人的原因不尽相同。例如,有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成绩优异,但一到赛场上就会发生各种意外,如扭伤,抽筋等等导致他无法正常进行比赛。而当他深入刨析自己就会发现,自己在赛场上发生的这些意外都是为了达成“避免失败受到他人的指责”这一目的,因为他太害怕失败了,太害怕别人的指责了,所以才会以这种方式来逃避。这样每次失败就不是他个人能力的原因,而仅仅是因为发生了意外导致他无法比赛。
当然了,常见的原因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关于改变自我的,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会找各种理由来达成不改变自我的目的,其本质上是因为他不愿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另一种是关于人际交往的,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令人厌恶,然后以此为理由告诉自己不要去和别人相处。那么其实本质上他把自己变得满是缺点这一行为就是为了达成“避免在人际关系中受伤”的这一目的,即他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只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真实目的,很多时候都把自己找的理由当真了,于是便会觉得自己无法改变,什么都做不到,因为每当我想做某件事,我的内心就会告诉我有各种原因导致我做不成,还论述得头头是到,殊不知,只是自己单纯不想去做罢了。
因此 ,一旦你改变自己的目的,自己当下的行为便会随之改变,即我们随时都可以改变当下,与过去无关。
对过去的诠释
好了,接下来我们再来深入地探讨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我会害怕改变,安于现状,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害怕受到指责?阿德勒认为,这与我们对自我及世界赋予的意义有关,他将这种赋予意义的方式称为生活方式(也可以理解为世界观和人生观)。
最初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无意识地选择,一般在10岁左右就会基本形成,这与我们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关系。生活方式会直接导致我们产生相应的目的,进而做出相应的行动。例如,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得不到父母充分的关照,那么他对这个世界的诠释可能就是:这个世界是危险的,是充满敌意的,我必须时刻小心。于是在他今后的成长过程中,他可能就会产生“避免与人相处”的这一目的。又如,如果一个孩子小时候被父母充分溺爱,他所提的一切要求都会得到满足,那么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会满足他的一切需求。于是在他今后的成长中,他可能就会产生“让别人满足自己”这一目的,而一旦别人对他产生拒绝,为达成他的要求,他就会崩溃,就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颠覆了他现有的世界观。
虽然生活方式一开始是无意识的选择我并不能主观上进行干预,但是在那之后我们是有能力进行改变的,即改变所赋予的意义。阿德勒认为,重要的不在于你拥有什么,而在于如何对他进行诠释。也就是说,过去本身并不是对当下造成影响,对过去所赋予的意义才会。
所以,改变对过去赋予的意义,与过去的自我和解,才能改变当下的目的,进而做出相应行动来改变当下的处境。即改变过去的唯一方式是改变当下。
当然,我知道在这种消费主义,功利主义,精英主义盛行的当下,绝大多数的我们原生家庭并不理想。很多时候,大家与父母之间的交流也无外乎自己的学业情况,产生的矛盾也是自己的想法与父母的期待之间的差异。于是呢,可能和自己的父母关系不甚理想,甚至在成长过程中的某些事件给自己造成了无法抹去的阴影。我想,这种时候,我们需要拿出和父母沟通的勇气,心平气和地向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给过去的那些“阴影”赋予积极的意义,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彼此你或许会发现,自己看世界的方式不同了。当然,这并非易事,十几年的伤痕怎会是一天两天就能痊愈的事情。但是,值得一试。
过去 当下 未来
根据目的论的观点,过去无法对当下及未来造成影响,能够改变的只要当下,即当我们改变了对过去事件所阐释的意义后,我们就能改变当下。因此阿德勒认为,人生是一连串点的刹那,点与点之间互不干涉,彼此独立。过去无法改变,未来又虚无缥缈,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当下的人生课题。最好的状态是,我只是做好当下的课题,不知不觉中我才意识到自己已有这般成绩。人生不是为了到达山顶,如果一味执着于山顶,且不说会有很多意外让你无法到达,即使到达了山顶,也会像《心灵奇旅》中的主人公那样,在实现梦想后所感到的空虚。
当然,我个人认为,人生可以制定计划,制定目标,它的确会对当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不要过分执著与计划,执著与目标,过好当下,这点很重要。
“敌人"vs"伙伴”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一个理想的自我,我们会为了成为这个理想的自我而努力。而如果当下的自己与理想的自我有差距时,就会产生自卑感,但阿德勒所提出的这种自卑感是积极的,是能够促进我们朝着理想的自我努力的。
可是,一旦将每个人视为竞争对手,将世界视为一场比赛,开始将自己与他人比较时。就很容易产生自卑情结,认为自己什么也做不到,不如别人,一事无成。或是产生优越情结,即不能接受自己的无能,转而不断抬高自己的地位,在人群中炫耀自己的功绩,来让自己看起来不像是这场“比赛”的失败者。
但是,生活并不是一场比赛。阿德勒反而觉得,每个人都是“虽不同但等”的,我们都走在一个并不存在纵轴的水平面上,我们不断向前迈进并不是为了与谁竞争。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当我们真正地为了成为自己而奋斗时,与他人竞争反而会成为一个阻碍,反而还会影响自己成为理想自我。
那么,我们不妨将他人视为“伙伴”,当他人取得功绩时,真心地祝福他;当他人遇到困难时,真诚地援助他。当然,我也知道,在当今的时代背景,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这个社会的单一评价体系下进行着相互比较。例如,在学校,我们会以单一的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优劣;在社会,我们会以一个人是否有钱来定义他是否时社会精英。但是,人与人之间是没有可比性。改变世界也好,独善其身也好,做自己喜欢的事也好,每个人都在为了成为理想的自我往不同的方向前进着。那又为什么要增加一个纵轴使这些人互相比较呢?与理想的自我比较,鼓励尊重每个人的努力,将他人视为“伙伴”是不是才是正解呢?
去成为自己,而不是和他人比较;将他人视为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于此,生活便会自由轻松许多。
鼓励 援助vs干涉 评价
课题分离
在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上,阿德勒提出了课题分离的思想,即将人与人之间的人生课题分隔开来,每个人只做好自己的课题即可,并且不干涉他人的课题。阿德勒认为,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许多矛盾都是因为没有做好课题分离造成的,要么过分干涉了他人课题,要么被他人干涉课题,要么担负着他人课题。那么如何判断该课题是谁的呢?很简单,我们只需要看看这件事最终的后果由谁来承担那就是谁的课题。运用好课题分离能够解决人际关系中的许多烦恼。
家庭
例如一个孩子不好好学习,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此时作为家长或许就会给他报各种补习班督促他好好学习,打着“都是为你好”的旗号,整天在他身边唠叨叫他好好学习。但是,学习这件事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课题,家长这一行为无异于干涉了孩子的课题,而且干涉他人课题其本质是一件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为什么这么说?表面上看,家长是为了孩子的前途着想,但实际上呢,不过是希望孩子成为他们所期待的样子,因为他们希望孩子能够好好学习上一个好大学长大找一个好工作,但作为孩子来讲,这并非是他的个人意愿。而且正是孩子意识到了这一点(即家长并非是真的为他着想)才会和家长发生争执,家庭矛盾由此产生。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运用课题分离的思想解决这个问题呢?很简单,告诉孩子让孩子意识到学习这件事是他自己的课题,我们不会干涉,不会强迫你学习,但是,如果你在解决这个课题的过程中运动困难,我们随时都在这里给你提供帮助。这样一来,作为孩子,他就要去主动思考是要自己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请求家人的帮助。即我不干涉你的课题,但我愿意随时给你鼓励与援助。
而且,家长干涉孩子的课题也会让孩子失去面对困难的勇气以及责任感。例如当家长看到孩子艰难地系鞋带时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去帮他系好,但系鞋带这件事本身是孩子的课题,除非孩子请求帮忙,不然家长是不能强行干涉的。因为这样一来,孩子就会渐渐丧失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他也就害怕改变,害怕挑战。这也就解释了上文中所提到的为什么我们会不愿为了改变自我而牺牲目前所享受的乐趣,很可能是因为我们在小时候形成了对挑战感到畏惧的这种生活方式。
同时,家长干涉孩子的选择也会使孩子丧失责任感,例如高考志愿由家长决定。这样一来,孩子便不会自己做出决定,也不愿自己承担责任,很多时候当他们面对失败时,不会认为是自己选择的失误,而会下意识地去埋怨家长。
认可欲求与回报思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总会下意识地去在意他人的看法,总希望我们做的好能被他人看见,做的坏的被他他人所知。可是,他人是否认可你那是别人的课题,我们无权干涉,也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做好自己的课题,不管他人对我们的看法。
可见,寻求他人认可本质上是主动担负起了他人课题的行为,这会让自己身心俱疲,放下他人的课题,做好自己的课题才是正解呢。
同时,面对他人的好意,我们总希望能给别人做点什么;而当我们为别人做了些什么,也总希望别人能回报我们。这就是陷入了回报思维的陷阱。因为,我为你做什么,这是我的课题,你怎么对待,那是你的课题,我们既没必要强迫自己回报他人,也没必要强迫他人回报自己,说着类似“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怎么就不为我多想想”这种话。
即我爱你,与你无关,你如何接受那是你的课题,我不干涉。
横向关系
什么是横向关系?即大家地位互相平等,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鼓励。但在生活中,我们似乎或多或少地都会和他人构建纵向关系,即我们常常会去评价他人。阿德勒认为,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会破坏平等的人际关系。例如,当你做成了一件事,你听到别人对你说:“嗯,做得不错”。你是不是会觉得他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瞬间感觉你们之间的地位就不平等了,你们似乎就构建起了纵向的关系。
因此,阿德勒也特别反对学校中的奖惩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老师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都会让学生感觉到不平等的地位差异。而且还会改变学生自己的学习动机。从自己本身喜欢学习到为了逃避老师批评或是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而学,即为了获得他人认可而学。无形中干涉了学生的人生课题。最好的方式是既不表扬也不批评学生,以鼓励与援助代替。
所以,最好的人际关系是不做评价,转而互相鼓励与援助
人际关系的终点
做好课题分离也仅仅是人际关系的开始,阿德勒认为,共同体感觉才是人际关系终点。所谓共同体感觉,即我能够在这个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一种归属感。而要获得共同体感觉,我们得同时达到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三种状态
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即接受承认自己的一切,不论好坏。如果自己做得到的事情,那就予以肯定,相信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对于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诚实接受,(而不是明明做不到还要暗示自己说“我能行”)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对自己撒谎。例如对于当下自己糟糕的成绩,我们就需要有一个面对它的勇气,不去找理由说因为xx所以我才有这个成绩,不然我肯定会xxx。不对自己撒谎,承认并且接受当下自己的“无能”,而且,也不必责怪自己,学会接纳宽恕自己的内心的一切。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当被试做出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时(例如我在节食却吃了高热量的食),那些自责的人下次再犯的几率会更高,而那些接纳并原谅自己的人,反而再犯的几率很低。
因此,做好自我接纳,接受内心的一切,能够帮助你更好地为成为理想的自我而努力。
他者信赖
他者信赖即无条件的信赖对方。这里要与“信用”区分,信用是指你在达到了某种客观利益上的条件我才相信你,而信赖则不同,是即使你没有达到某种信任的条件,我也会无条件的信任你。因为我的目的是视他人为伙伴,如果对他人保持怀疑,那么就不能建立伙伴关系,也就没有共同体感觉了。
他者贡献
他者贡献即我会产生“对集体有用”的感觉。
这里要注意,首先这个贡献并不一定要对方认可,只要自己主观上认为我对集体做了贡献即可。
再者,“贡献”也不应按照行为标准来定义(即他人“做了什么”),而不妨以存在标准来定义,即这个人存在的本身就是对集体有贡献的。例如,家人出了车祸,此时我们不会考虑他“做了什么”,我们只会感到他活下来就无比高兴,只要今天他还活着就谢天谢地。
第三,“贡献”也并非是自我牺牲,因为自我牺牲的本质也是过度关注自己,过分渴求对方认可的行为,并没有做到课题分离,更别谈共同体感觉。阿德勒把为他人牺牲自己人生的人称作“过度适应社会的人”,并对此予以警示。相反,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也即我既能感到自由,又能为他人做出贡献。
即我不在乎他人的评价,自己觉得为集体做出了贡献即可
不用行为标准而以存在标准来衡量贡献
既能保持个人自由,又能为集体做出贡献
“你不干涉我,我不干涉你(课题分离)---》我们将彼此视为伙伴,我们互相信赖,互相援助,都觉得自己能为集体做贡献,都能在集体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都能拥有归属感,都能获得幸福。(共同体感觉)”这便是阿德勒心中的理想的人际关系。当然,连阿德勒本人都承认,能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它或许需要你花现有年龄的一半时间才能真正做到。即如果你是20岁开始学,或许30岁才能做到。但是阿德勒也说过,总得有一个人开始,毕竟我们能做的,就只是认真地对待好自己的人生课题,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