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听到有人说走着走着就变成自己不喜欢的自己,不喜欢打麻将学会了打麻将,不喜欢喝酒学会了喝酒,不喜欢应酬学会了应酬,甚至一些人连三观和人格都变成自己不认识的自己......。
今年一次聚餐上,又听到一个独身的女强人在饭桌上这样说。当时听到这话,我诧异得抬起头,很认真得看了她笑得正灿烂的脸。她是经济很独立的女人,自己经营一家公司,能说会道,据说曾经是一名老师,只是不知道经历了什么,70后的她没有结婚。听到这话,我反观了一下自己,过成自己不喜欢的自己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我很清楚的知道自己并没有因为谋生或其他变成自己不喜欢的自己。
前几天,因为年末大扫除,我整理抽屉时,从一个抽屉的下方找出以前的两本日记,一本是刚出校门时,一本是结婚前的。(还有的在搬家时丢了,可惜!)那天晚上我很认真得看起这两本日记,想看看青春年少的自己到底想些什么呢?现在的自己到底变了没有?
有一篇日记写道不想陪她们逛服装店,想一个人去书店,自己喜欢看书,想买书,看一本书就像走进另一个世界。爱书的自己才是自己。爱看书到现在为此都没变。
还有一篇写买鲜花的事,回想起来当时刚刚打工,记得当时买的是花农挑着担子卖的很香的花,而自己住的是多人的员工宿舍,花是养在床头的(当时买花真是奢侈啊)。喜欢花,也是到现在为此没有改变的,现在店里,家里阳台都是自己养的花,也时常买鲜花。
关于友情:日记中写了舍不得一个好友离开,是一个不虚伪,真诚待人的人。还写了另一个朋友虽然也谈得来,对我也好,但是我怕她的圆滑,而且感觉她太功利。看到这里我很惊讶,因为现在的自己仍然是这样的,喜欢真诚,虽然身处这个建材行业,很多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关系都建立在利益捆绑的关系上,但自己还是喜欢和真诚的人来往,还是喜欢真诚的朋友,不喜欢表面的朋友,也不喜欢所谓的互惠互利的关系。
我和我老公这点上在这行业里算是奇葩,在现在的商场四年,一个来往的“朋友”都没有。在商海里沉沉浮浮十几年,两个人的朋友屈指可数。而且两个人都是几乎滴酒不沾更别说酒桌上应酬了。没有因为生意违心,当然这导致我们生意无法像别人一样迅猛发展。
关于爱情:“爱的选择是一种无价的选择,选择别人,其实是选择自己的心。”这点自己也做到了,并且一直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关于自己:“向往宁静,向往独处时光,喜欢自己的影子陪伴自己的身体……”我想独处的能力也是与生俱来的吧!自己虽然不内向(学心理时测试是外向稳定型)但是从小到大都喜欢独处,一个人看书,一个人四处走走,一个人静静思索......。
关于金钱和劳动日记中写:自己所做的一切不一定要用钱来衡量,要充实过着每一分钟。自己下定决心做的事,就没有做不到的。(口气有点大,但后来的确实现了不少自己想要的)。
还写着其实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自己的世界。若能把劳动当做一种乐趣,烦恼便会少一些,抱怨也会少些。用劳动也可以换取诗情画意的生活。这点应该是后来就算是煮饭我也能乐在其中最大的原因吧。虽然大家都说女人过的好不好看手指,但是自己有一双爱折腾的手(有些粗糙)却从不认为劳动就一定是苦的,大部分时是乐在其中。也从来不认为那些饭都不要煮得女人就一定比我幸福。(很多事实都在说明不爱劳动的人抱怨更多)
越看越奇怪这二十几年前写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是一样的,没有学会打麻将,没有学喝酒,没有学会应酬,知世故而不世故。面对家务也极少抱怨。甚至几次装修从头到尾包括卫生都自己弄并乐在其中。
日记中只有关于职业不确定的迷茫和烦恼,(刚出校门);以及对于无法继续的学业不舍和遗憾。但如今这些遗憾都被幸福的生活击得粉碎。就如二十几年前的日记中写道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现在早就学会接纳生活中的不完美。
我想有些遗憾便是一种成全吧。没有当初的遗憾未必会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
走了这么久,你就变了没有?很开心,自己还是原来的那个自己,只变得更幸福,更乐观,更开朗。在经历二十几年的岁月,还是自己喜欢的自己。
在身无分文的岁月里,也不曾迷失自己。或许就因为这样自己虽然在物质方面并不富有,但心却很踏实富足,成为身边朋友公认的幸福指数高的人。因为自己还是自己,因为活成自己喜欢的自己。
“我从不羡慕和崇拜谁,因为我看重自己的平凡,我崇拜我自己.......”(日记中)
从不到二十岁的青春年华走到如今二十几年,三观丝毫没变,“不忘初心”活出自己!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