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相诸葛亮【原创.修改版】03

四、夫唱妇随,幸福人家

诸葛亮和妻子黄月英的婚姻美满幸福。他们在事业上互相帮助,生活中互相体贴,夫唱妇随,相敬如宾,在历史上演绎了一段动人的佳话。有关武侯娶妻的故事,流传着两个不同的版本。诸位如有兴趣,且听我细细道来。

《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七回:“瞻之母黄氏,貌甚陋,有奇才。武候闻其贤,求以为室。武候之学,夫人多以赞助焉”。这里的‘瞻’指的是诸葛亮夫妇的儿子诸葛瞻。

《三国志》虽未记载,但裴松注《襄阳记》载:“沔阳名士黄承彦对孔明说,闻君择妇,身有丑女,黄头黑色,而才堪相配。孔明答应,即载送之。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这些记载说明,诸葛亮娶妻并不是以貌取人,而是以德才为重。

诸葛亮对外南征北战,对内忙于国事。其妻黄月英则在家相夫教子,辛勤劳作,是一个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博学多才,发明了会磨面的木头机械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也有她的一份功劳。她配合丈夫,从严教子,使他们的后代,或是为人师表,或是忠臣良将,成为历代敬仰的诸葛世家。

青年时代的诸葛亮满腹经纶英俊潇洒,人称卧龙。他如此条件,要想获得美女的青睐,自是易如反掌。然而,查遍整个历史,却找不到他的绯闻。千古英杰诸葛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正做到了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都说提拔干部要德才兼备,而孔明选妻也是如此,的确令人佩服。出山以后,以他之风流倜傥,地位之显赫,却始终洁身自好,不为美色所动,这在我国历朝历代众多的官吏中是非常少见的。

都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娶美女,摆架子,是许多男人们的愿望。而诸葛亮却能克制欲望,不贪美色,毅然迎娶黑脸黄发的丑女黄月英。他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她的德才,有利于帮助自己安邦治国打天下。这样的志向,是何等的高远!

有关诸葛亮的婚事,民间还流传着另外一个故事,在此一并道来,供读者参考。据说,孔明年轻时,他家邻村,有女初长成,才德出众,远近很多小伙子慕名前往求婚。谁知,一个个兴冲冲而来,静悄悄而去。诸葛亮好奇之心顿起,心想,既然是有德有才,不妨一见。

这天,诸葛亮来到姑娘家里,虽说早有心理准备,但相见之下,还是大吃一惊。只见该女满脸鸡皮疙瘩,黄黑相间,容貌十分丑陋。然而,他毕竟不是普通男子,惊讶之后,很快恢复了平静,从容地和她聊起来。没想到,面对高深的问题,姑娘不加思索,对答如流。她天文地理,无不通晓;诗词歌赋,样样精通。

钦佩之余,他和姑娘越谈越投机。不知不觉,诸葛亮竟然忘了她那可怕的相貌,诚恳地当面求婚。姑娘问:“你不嫌我丑吗?”诸葛亮坦率地回答:“容貌只是人的外表。我爱你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姑娘微笑着点点头,应允了这门婚事。

成婚那天,诸葛亮进入洞房,不觉又是大吃一惊,只见一位貌若天仙的小姐,温文尔雅,端坐床沿。她白里透红的脸上,闪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嫣然一笑,风情无限。他张口结舌:“你是谁家女子,怎么会在这里?”姑娘嘻嘻一笑:“相公这么快就忘记奴家了?”诸葛亮莫名其妙,只顾摇头。

姑娘背转身去,巧手一挥,摇身一变,正是相亲时的那副怪模样。诸葛亮恍然大悟,惊喜地叫了声:“夫人,你好美啊!”黄月英卸下面具:“先生,这是我特制的面具。有人求婚,我就戴上,试一试对方,是否以貌取人。那些庸俗汉子,果然被这副假面具吓住了,一个个溜之大吉。唯有先生,独具慧眼,成就了你我这段姻缘。相公的品德实在令人敬佩。从今以后,为妻我愿追随你共创大业。”诸葛亮由衷的叹服:“夫人真乃奇女子也!”

这两个故事,笔者更愿意相信后一个是真的。因为黄月英父亲黄承彦也是一代名士,没来由会生出这么丑陋不堪的女儿。而且,也只有名士之女,才会想出如此离奇古怪的相亲方法。当然了,无论是哪个故事,都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诸葛亮的人品之高,绝非一般人所能企及。

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公元206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被深深感动。他决意出山相助,为刘备制定了三分天下的策略。这也就是被后人广为流传的隆中对。

自此诸葛亮毕生追随刘备,出谋划策南征北战,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们的关系之亲密,用刘备的话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公元208年,曹操南征,刘备兵败。27岁的诸葛亮舍命前往东吴,促成了孙刘联盟,共同抗曹。

孤胆英雄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舌战群儒、草船借箭、七星坛祭风等等情节,被罗贯中一支神笔描绘的如歌如画,引人入胜。而诸葛亮和周瑜共同点燃的那把赤壁大火,更是鬼斧神工的战争大戏,把浩浩长江东逝水推上了历史的舞台。

关于这段故事,今人多有疑议。笔者以为,既有孙刘联盟的史实在先,这些故事在客观上也就有了存在的理由。而且,迄今为止,也并无充分证据说明诸葛亮与赤壁之战毫无关系。

赤壁之役后,曹操大伤元气。诸葛亮抓住这一良机,文攻武略,协助刘备迅速扩充地盘,占据了长江以南的荆州诸郡。至此,刘家气候初成,诸葛亮被任命为军师中郎将。

《三国演义》小说中有“三气周瑜”的好戏,对诸葛亮的超凡智慧做了形象生动的描述。至于这个故事的真假,我觉得并不重要。因为,这一时期的刘备,的的确确占领了荆州。

公元211年诸葛亮和张飞、赵云诸将率兵逆江而上,分头入川。刘备的入川大军在诸葛亮的巧妙指挥下,按照预定计划攻占了成都。同年,刘备在西川称帝,成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封为丞相。至此,三国鼎立,各显神通的大舞台,终于拉开了序幕。

公元223年,刘备不听孔明劝阻,执意要报关羽之仇。他亲率大军伐吴,结果大败而归。此战令蜀军伤筋动骨。刘备悔恨交加,病逝于白帝城。临终前,他托孤于诸葛亮,并封其为武乡侯,政事不分大小,均由其决定。

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对于他事无巨细,每必亲躬,后人褒贬不一。窃以为不无道理。这一方面体现了武侯忠诚勤劳的美德,另一方面也的确暴露了他用人不当的某些缺憾。诸葛亮毕竟只是一个好配角,而决不是一个好主角。

在先帝驾崩,后主年幼的危难时期,诸葛亮致力于扫平后方叛乱,免去内忧。他又经过努力,与东吴重新修好,以减少外患的压力。这些免内忧、去外患的举措,令西蜀局势在刘备去世后得以稳定和发展。

公元225年,诸葛亮率兵南征。他五月渡泸水,同年秋深入不毛之地,收服了南部诸郡。小说中“七擒孟获”正是这一时期的杰作。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上疏刘禅,要求北伐。那道奏疏便是流传后世的忠义名篇《出师表》。

《出师表》集中地展示了诸葛亮一代忠臣的人格魅力。如果说文如其人,文如心声的话,那么他的大智,他的真情,他的忠诚,在字里行间交相辉映,自然流淌,一如黄河长江,滔滔不绝,万世轰鸣。

诸葛亮的《出师表》热情洋溢,文采飞扬,赢得了后人极度的推崇。南宋爱国诗人陆游曾有“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与伯仲间。”给了该文至高无上的评价。这并非只是作者的溢美之词,而是陆游发自内心的赞叹。

陆游身处南宋小朝廷,在时代背景、学识才能、情感理想等方面,与武侯有许多的相通之处。所不同的是,陆游终生未遇明主,以至于报国无门,只能“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而孔明则幸运得多,有刘备三顾茅庐,终成一番伟业。可以说,陆游是诸葛亮的隔代“知音”,是最能体会、欣赏《出师表》,并与之共鸣的人。

公元二二七年,诸葛亮率军北上,驻扎汉中。然而街亭一战,马谡自作主张,蜀军大败。这就是小说中的‘失街亭’。无可奈何的孔明,古琴一曲,空城一座,骗走了司马懿。这便是戏里常唱的‘空城计’。自此,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

以后七年里,诸葛亮又数次北伐,均无功而返。对此,后人多有评述,分歧较大。笔者以为,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愿,作此无望之努力,实是一种愚忠的行为。而在实际上,孔明六出祁山,消耗了蜀国大量的国力,更是劳民伤财极不明智之举。

公元二三四年八月,劳累过度的诸葛亮,怀着满腔的遗憾,逝于军中,享年五十四岁。临终,他依然牢记刘备之托,念念不忘统一大业。

诸葛亮要求把自己葬在汉中的定军山,生不能成功,死也要留在前线,看到北伐胜利的那一天。这样的忠义,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每每念及此事,笔者无不为诸葛亮的明知不可为而为的愚忠之举感慨良多,俯首垂泪。

一代名相,永垂青史。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后世为人的典范。

想当年,刘备托孤,对诸葛亮说:“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已死。”不管后主是多么的无能,他始终没有二心,全力相助,一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诸葛亮的一生,可以概括为忠诚勤勉、开明务实、智慧博大、坚韧高尚、廉洁自律等等。这些品德,是华夏文明的结晶,理想人格的典范。因而他必将超越时空,万古流芳。诸葛亮的人格魅力,毫无疑问地得到了后人的普遍认同。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打开尘封的日历,时间就像奔腾的流水,哗啦啦地翻过了1800多年。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诸葛亮那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忧国忧民两袖清风的高风亮节,对于我们今天依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武侯的精神并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

诸葛亮的无私奉献,在华夏民族的心中,建立了一座不朽的人格丰碑。笔者坚信,这座丰碑还将耸立在神州子孙的道德碑林之中,继续提醒激励着我们的后代做君子事,行善人举,讲诚信知礼仪,为人类的和平、幸福、进步而前赴后继英勇奋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7,542评论 6 504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82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912评论 0 354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449评论 1 29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500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370评论 1 30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193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074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505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722评论 3 335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84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569评论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168评论 3 328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7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91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962评论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781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