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即使我们阅读再多的书评推荐。也很难轻易地翻开这2700页。我们或许会大呼上当,这明明就是社交生活的写照,为什么要与时光、追忆等听上去唯美的词句扯上关系?对于作者个人来说,这也许是他生活的深刻印痕,而对于读者来说,似乎只能浅显地从中了解到他在社交上是如何地风光与失意。这些看似“无聊”的事情构成了故事的“主线”,辅以夹叙夹议的感概,构成了这部逾两百万字的皇皇巨著。
当然,这不过是评论家们戏谑的说法。如果把这本书删减成一本袖珍小册放到现代社会出售的话,那么作者或许就会成为你的知音。如果只是为了适应快节奏的消费社会,想要从中觅得情节的快感、且来不及仔细思考的话,那么人们怕是难以获得文本的愉悦了。
然而,书中的繁冗琐事并非是要向我们展示生活的繁琐无聊,而恰恰是生活的重心所在。若是察觉不到生活的节奏与时间的流逝,便无法对书中的故事产生哪怕些许的共鸣。
或许日后人们会说,普鲁斯特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家,只不过他完成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许多人想做却没有做的事。每个人都有许多在外人看来无聊的、但对自己意义非凡的事。虽然,往昔的岁月仅仅用线性的时间是难以追回,但是人人都想拿来重新品咂一番。正是这些已被我们忽略的“时光碎屑”构成了我们曾经的生活,直到我们回首时才发现,原来逝去的才是美好的。
这是一部风趣的书,却不乏一本正经的教诲之言;这是一本乏味的书,然而却将日常生活记得真切。这并非是一部对时光的感伤回忆,而是一个切切实实,具有普遍意义的故事,他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停止生活的浪费,该怎样去领略生活的美妙。幸福生活的秘诀有时是从各种形式的痛苦中获取智慧。失落,伤心,这些都可以成为领悟的契机。
普鲁斯特赠予读者的人生箴言不是艰深晦涩的哲理,也不是说教式的俗话。而是告诉读者:带着我们对生活的领悟,义无返顾地向前走。并且这一点永远要记住。我们要学会如何从往事中汲取智慧,如何从生活中珍惜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