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健康食品的时候,我们经常喜欢买贵的,比如说:
我跟先生出去买水喝的时候,他总是买最便宜的,而我总是买最贵的,我认为便宜跟贵的水价反映出水质是截然不同的,所以对身体的营养也不一样。
出门买菜也是如此,我朋友一看番茄价钱高就改买黄瓜了,他说贵了就味道不对;我觉得想吃就买,价格高点儿就高点儿。尤其是当卖菜的告诉我,能吃得起你就买吧的时候,我更坚信一定要对自己好点儿,这是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态度。
前段时间朋友托我买Q10,我拍了几张照片给朋友,同样是100毫克的Q10从15美金到35美金不等,后来朋友选了那个35美金的。理由就是既然敢要这个价,必然有特别之处,但我从包装上印的营养标准上,以及数量上,真没看出来竞争力。
给孩子买吃的就更是如此了,我觉得小孩子穿的没必要讲品牌但是吃的一定要最好的,为孩子健康多花点钱正常。
“健康食品=价格高”有错吗?!
有!
在美国《消费者研究杂志》刊登的最新研究中,人的大脑可能会反对你选择健康食品。 研究人员说,我们潜意识里成本与健康的关系是—— “健康=昂贵”的直觉 ——这可以促使消费者不仅花更多的钱,而且在无意识下,做出不知情的健康决策。
范德堡大学的市场营销学教授,Kelly Haws,和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其他研究者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启发式思维,其实就是一种简化决定过程的心理暗示,或者说做决定时走的一种心理捷径。
很多时候我们不去考虑,这个东西有多少卡路里,含有什么成分,什么牌子,什么地点的商店。我们的脑子就依靠这种简单的假设,觉得健康食品就该贵点儿。
2013年有一份发表在Appetite杂志上的研究报告,结论是启发式思维,而不是理性思考,是决定我们买大多数食物的基础。
三位教授,(Haws和她的两个合作作者 - Rebecca Reczek在俄亥俄州州立大学,和Kevin Sample在格鲁吉亚大学)在上百位大学生中作了五个实验:
在前两个实验中,参与者被介绍一种“新”食品,并要求猜测其价格或健康价值。 在两个相似的实验中,参与者将更高的价格分配给更健康的产品,更好的健康等级评给更昂贵的食品。
在第三组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在两个三明治中,买一个更健康的; 他们一致选择更昂贵的,即使研究人员偷换了价格。
在第四组实验中,参与者要求给广告里那些含有不熟悉的维生素,DHA的食品和普通价位的食品评分,结果一致认为前者对于健康饮食更重要。这显示了人们过分相信“健康食品=价格高”。
在第五组实验中,参与者被要求评估一个新的,超级健康的能量棒,价钱是99美分或4美元。 他们花了更多的时间阅读99美分的能量棒。这意味着,大多数人不相信一个“健康”的食品会如此便宜。
有健康意识的购物者可能更会过度支出,购买不一定对他们有利的产品。 注重预算的购物者也可能会忽视市场上大量廉价、健康的食品。 所有消费者都接受“有健康和营养”的推销手段 ——例如DHA的重要性可以通过含DHA的物品的价格反映出来。
还有一个类似的偏见就是“不健康=美味”的直觉,只有不健康的食品才会味道非常好。
荷兰的一项研究表明“薄包装的食品更健康”
这些行为归根结底是被用来做市场营销的心理依据。并不代表正确。
所以专家们推荐,在购物之前要多提醒自己,健康食品跟价格、味道、包装并没有太大关系,一切都是懒得思考,不想读说明、思考营养成分的心理暗示。
我是琢爱舟,欢迎光临,谢谢留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