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的速亡中,英雄史可法是如何为其挖掘坟墓的

史可法字宪之,号道邻,祖籍大兴。史家荫功世袭锦衣卫百户,不过史可法并不想依靠祖上的铁饭碗,非常的勤奋好学。他师从东林名宿左光斗,并于崇祯元年进士及第。

史可法的仕途并不怎么顺利,刚步入官场恰逢东林在朝堂的斗争中溃败,不为崇祯所喜。身为东林名宿弟子的史可法自然也就没什么机会进入中央朝廷了,此后十多年史可法大多在地方任职并参与平叛。不过在地方上史可法的政绩还不错,到崇祯末年他已官升至南京兵部尚书。

朱棣北迁之后,南京虽然在名义上是京师,但事实上已经沦为了朝廷官员的流放、养老之地。不过南京兵部尚书这个职务不一样,它是南京有实权的三个官职之一(另两个是户部尚书和南京镇守太监),执掌着江南一带明军的军权。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一,集合好江南地区明军的史可法,发布勤王檄,并率军北上勤王(实际上李自成已于三月十八日占领北京)。

四月初八,军队抵达浦口,收到淮安巡抚的塘报 – 北京失陷,皇上驾崩,太子下落不明!就这样南京这个陪都升格为大明的都城,执掌南京兵权(实际上也是执掌当时大明兵权)的史可法被历史推上了时代的浪尖,和当年的于少保一样肩负起了护卫大明江山存亡的重任。

对于史可法来说首要的问题和当年的于少保也是一样的,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本来不是个问题,但是却被东林党以及史可法给折腾成了问题。

崇祯驾崩,最有资格继位的是崇祯与周皇后的嫡长子朱慈烺,而且朱慈烺早早就被崇祯册立为太子(刚满周岁的时候)。但是北京城破之后太子朱慈烺和崇祯的另两个儿子(永王朱慈炯和定王朱慈焕)就下落不明。

那现在怎么办?其实不难,按照大明王朝的祖制“宪法”《皇明祖训》里“立嫡立长,兄终弟及”的原则,选起来也非常简单。崇祯这系找不到继承人,就上推到他父亲光宗朱常洛那一辈。

大明王朝的“宪法” 朱元璋钦定的《皇明祖训》

朱常洛作为长子还有四个兄弟(其余的都早夭),除他之外最长者为福王朱常洵,虽然朱常洵在洛阳城破后被李自成处死,但他的长子朱由崧逃了出来(这个时候就在离南京不远的淮安),所以朱由崧就是除开崇祯的儿子外最符合祖制、宗法伦序的继承人。

当年明武宗驾崩没有留下子嗣,世宗就是依靠《皇明祖训》里“立嫡立长,兄终弟及”的原则以外藩登基,整个大明王朝一点异议也没有。所以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皇位是朱由崧的(包括朱由崧自己)。

这个时候对南京小朝廷来说,环境实际比崇祯的北京朝廷要好一些。虽然丢失了北方的半壁江山,但是朝廷也是实际甩掉了流民这个大包袱。同时北方的丢失也让朝廷暂时扔掉了后金这个大包袱。

崇祯朝每年的财政收入全扔到这两个大坑里去了。对于南京朝廷来说,明朝主要的财税、粮食产地都还在南京的掌控下。收入没怎么减少,支出却大幅度削减,南京小朝廷的日子应该比崇祯朝宽裕多了。

而且这个时候南方经济发达,没怎么遭受流民军、后金的戕害,南方的汉人也愿意支持南京朝廷,抵御北方流民军、后金的进犯。

所以南京朝廷财源、粮源、人源都非常充足。不说北伐中原收复故土,效仿南宋故事,安居南方半壁江山,坐观北方流民与后金互斗,然后见机行事总是没问题的。

南明初立时大致的疆域范围图

当然前提是南京必须拥立一个符合祖制、伦常的皇帝,不然明朝那么多藩王,大家各自拥立那就一盘散沙了。所以很多大臣、士绅纷纷催促史可法尽快迎福王入京(南京)登基。

但是这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被搞出了大风波。

因为礼部侍郎钱谦益、户部尚书高弘图、兵部右侍郎吕大器、都察院右都御史张慎言(均为南京部职)当然还包括兵部尚书史可法,这些东林大佬们心中的人选却是潞王朱常淓(和朱由崧一起在淮安避难)。

朱由崧与东林党有什么过节么?朱由崧和东林党没什么过节,但是东林党却认为他们和朱由崧的父亲朱常洵是死对头。因为万历年间东林党和万历皇帝争国本的起源就是万历想立朱常洵为太子。

斗了十几年年好不容易胜利了,现在怎么能容忍皇位又转回朱常洵一系手中。他们也担心朱由崧上位之后,像东林揪住三大案不放搞其它派系一样,借三大案报复他们东林党。

当然这个理由是不能摆在明面上说的,他们给出的正式理由是潞王朱常淓贤明,福王朱由崧不孝。朱常淓是谁?他是穆宗的孙子,神宗的侄子,论血缘关系和崇祯远了去了。

潞王朱常淓贤明在什么地方?不殃民、不扰民。明朝宣德后王爷不统兵不治民,是朝廷重点防范对象,没有权力怎么扰民?殃民、扰民的就两种,一种是自己找死的,一种是皇帝宠信的。所以按照东林的标准,绝大多数王爷都可以被定义为贤明。

福王朱由崧不孝在什么地方?自己的父亲、母亲在洛阳死于贼手,作为儿子不报仇、不从死反而逃跑,是为不忠不孝。东林是不会考虑君父刚刚自缢于北京,他们这些臣子是不是需要从死。

但是当年东林和万历皇帝斗争的主要理由就是,万历皇帝想不尊祖制、破坏伦序。现在东林一反争国本的逻辑,不说能不能说服别人,自己能说服自己么?

活在现代的我们,可能理解不了这些虚无的理由对他们有什么约束力。那就换个方式来类比一下,如果现在有某人公然的违背法律,虽然能扯出各种各样的理由,你支持么?而祖制、宗法在明朝就是法律。

吏科给事中章正宸的上疏就很有代表性。他说当年大家以光宗(朱常洛)为国本,现在光宗和熹宗、毅宗(朱由校、朱由检)都绝嗣,就必须以福藩为国本。如果潞藩可以代替福藩,就如同当年福藩可以代替光宗一样,国本岂不是乱套了?

扬州的进士郑元勋更是指出了东林大佬们愚昧、短视的地方。如果真的立潞藩,导致宗族伦序更近的福藩不能被拥立,那么天下藩王们个个都有被拥立的借口了。到时候各藩镇纷纷拥立天子,该怎么办?

面对一片反对之声,如果东林党铁下心赶快拥立潞王登基造成事实也不失为一个快刀斩乱麻的办法。但是东林党再次表现了其“干啥啥不行,搞事第一名”的本性。

东林见反对声很大,担心无法在拥立之事上掌握主动,就决定到外面找援军。因此史可法去了浦口找凤阳总督马士英商量定策大计,史可法找马士英不是认为他谋略过人或者声望可摄天下,而是看重他手上的兵权。马士英当时直接节制着高杰、黄得功、刘良佐等总兵。

再找马士英商议前,东林大佬们也讨论了一个折中方案,就是福藩、潞藩都不立,而是改立远在广西的桂王朱常瀛。这就是欲盖弥彰了,因为朱常瀛是福王朱常洵的弟弟,不拥立哥哥一系反而拥立弟弟那一派,是什么意思呢?

史可法找马士英商量这么大的事情,让马士英受宠若惊(他是地方官员,天然的就矮史可法这种朝廷大员一档),反正史可法说的他都同意。不过马士英也表现出了远高于史可法的政治水平。

他建议史可法,这样的大事一旦想好就要从速,应该马上召集南京的大臣到浦口宣布消息,并诏告天下。

史可法不愿意一个地方官员来操办朝廷要务(应该是不想他获取拥立首功),没有答应。但是他写了一封亲笔信给南京的官员,陈述了定策意见,主要内容是:

1. 立福王、潞王大家有争议,那就另立桂王

2. 为了安抚潞王和东林成员,可以仿古代兵马元帅事例,由潞王统天下兵马

3. 给福王扣了个帽子,“在藩不忠不孝,恐难主天下”

史可法定策中的第二条就让人不明就里,既然不打算立潞王,给他天下兵马大权做什么?这是怂恿他“清君侧”还是希望他“带兵正国本”?第三条则是给南明小朝廷挖了一个大坑。

在南京的东林大佬们收到史可法的消息后,知道大局已定,就给福王朱由崧正式议定了七条不可登基的理由:“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回到南京的史可法又给马士英写了一封信,将这些理由附上寄给马士英,以坚定他的信心。礼部的官员也纷纷忙碌起来,准备前往广西迎接桂王至南京登基。

福王朱由崧见自己被东林抛弃,却并不打算臣服于命运,他要拿回属于他的皇位。朱由崧的办法和史可法一样,联络军队获取支持。这个时候找马士英是没戏了,他通过他手下的一个太监卢九德联系上马士英手下的四镇总兵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

明朝的武将被文官们按在地上摩擦已经有两百多年了,平常朝廷大事别说发表意见、定策,很多时候连知道的资格都没有。现在这四个武将突然间可以参与到皇位继承的大事,获取拥立天功,纷纷同意。

马士英得知自己手下四总兵抱团投奔福王朱由崧后觉得事已不可为,立马就抛弃史可法投身“拥福”的行列。他给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写了一封信,正式宣布以凤阳总督和四镇的名义拥立福王朱由崧。

马士英没史可法那么啰嗦,他率领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在凤阳皇陵祭拜宣誓之后,就率兵前往淮安迎福王朱由崧。

面对马士英的大军,东林众官员们作何表现?四月二十九日朱由崧舟船抵达南京燕子矶,南京官绅无不前往参拜

五月初二,众大臣劝进,朱由崧以家仇(父母丧于贼手)、国仇未报,无登位之理为由拒绝。众大臣继续劝进,朱由崧以太子(指崇祯太子朱慈烺)还有机会迎回为由拒绝。群臣继续劝进,朱由崧这才松口,同意暂时监国。

当日颁谕天下:“天下不可无主,帝位不可久虚,诸臣执意根据伦序强行推举本王,本王实在无从推辞,就勉强循从群请,于崇祯十七年五月初三暂受监国之号。”

说明:三辞三让源自于周泰伯让位于季历事,后人称为盛德。从曹丕代汉以后,三辞三让变成了一种礼制。在道德高于法律的古代,帝王登基、王侯封爵只要条件允许都会三辞三让走一遍,以表现自己的谦卑。否则会被视为名不正,言不顺。

钱谦益、吕大器等东林大佬见朱由崧出任监国,担心朱由崧追究他们意图拥立潞王的责任,一个个都争先恐后的劝朱由崧登基称帝。这样仅仅过了十来天,五月十五日,在群臣苦谏下,朱由崧勉为其难登基称帝,改明年为弘光元年。

此时最尴尬的就是史可法,他亲手写的朱由崧七大罪书信还在马士英手中,史可法也清楚自己在南明朝廷已无立足之地,只得自请督师江北(因为和马士英的对立,他也管不到马士英麾下四总兵,实际只能管扬州府)。就这样原先掌握南京朝廷第一实权的史可法就被排挤出了新建的小朝廷。

朱由崧上位之后就必须大封功臣了,马士英获定策首功,进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右副都御史、仍掌凤阳总督,入阁辅政。“定策元勋”高杰封兴平伯、刘良佐封广昌伯、黄得功封靖南候、刘泽清封东平伯。

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个人。

高杰原为李自成同党,后勾搭李自成妻邢氏。崇祯八年脱离李自成投降明将贺人龙,得授游击官职,后累功升为总兵。崇祯自缢后,他假名“闯王安民”,冒充大顺军在山东四处劫掠。

刘良佐原与高杰一样是李自成下属,后被马士英招安。刘良佐带兵军纪比高杰还差,到处烧杀劫掠。搞得江淮一带防他比防贼军更严。

黄得功少年投军,战女真、蒙古、流民军,积累军功升至总兵。因为不是贼军出身,黄得功的军纪相对要好一些。

刘泽清经历类似黄得功,但是此人异常的残暴,爱取活人心肝佐酒,谓之“养胆”。

除他们四人外还有左良玉(明末大军阀,以后会单独出文说他)也因定策之功获封侯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朱由崧上位后获封的大多是武将。而历史告诉我们当一个王朝式微,而武将又获取权力时,武将必然就会发生变化。他们会变成藩镇、军阀。

这些镇将的表现也再次证明了历史,他们个个以定策为天功,开口闭口就是“天子乃我辈所立”。一个比一个骄悍跋扈、桀骜不驯,视朝廷律令和诏书如废纸。

这些镇将不但不服朝廷命令还互相争斗,黄得功就与高杰大战过一场,双方各损失了上千兵马,如果不是史可法居中调停,将两部调离接触,只怕不分出个你死我活是不会停手的。

这也是南明不能像南宋那样苟安于南方的根本原因,不是没有资源和实力,而是朝廷或者说南方的资源被军阀分割,一盘散沙,无法集中力量。

对于这种局面的形成,史可法和东林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崇祯朝廷猝然而亡后,大明王朝首要任务就是重建一个能被整个皇朝普遍接受的朝廷,重建有效组织,收拢和团结力量。所以按照《皇明祖训》和宗族伦序,让朱由崧继位才是最好的选择。

结果史可法和东林为了自己利益(甚至是可以说是为了斗争而斗争),毁掉了安定社稷的大好机会。逼迫朱由崧求助原本远离政治和朝堂的武将的支持(他必须赋权给武将不然无法对抗朝廷里的东林党),让这些武将成了定策元勋,地位和权力膨胀,进而独立成军阀操纵了朝廷。

而东林也没有就此放弃斗争,之前他们不是搞出了朱由崧不能登位的七大罪么?所以把朱由崧搞下台就成了他们目标和任务,很快他们又折腾出大事,直接导致了南明小朝廷的灭亡。(这一段下一篇图文中详说,还请关注笔者,以便了解最新更新

清军在南下;李自成的大顺军也在南下东进;南明内部自己还斗的不可开交。所以就算是朱元璋再世,南明也一样会灭亡。

虽然史可法保卫扬州时英勇殉国,但是这是南明的臣民期望的么?我想九泉之下的冤魂更愿意史可法好好活着,长命百岁,立下不世之功,封妻荫子!

编后语:最近重温南明史,笔者想到以前网上的一段笑谈。如果你看中国近代史觉得憋屈、抑郁了,可以看看南明史来解毒。对标南明那些英豪,你会觉得近代还是能人辈出,充满希望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01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796评论 3 38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484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30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946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14评论 1 29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182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27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69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678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32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33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6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8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28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5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38评论 2 351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