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秸杆》读后感

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收获》60周年文选。

昨天看完了铁凝的一篇中篇小说《麦秸垛》。不愧是大作家的作品,文章中有很多别有含义的句子,运用了指代的手法,在阅读的时候经常要多思考才能明白作者某些话的深意,有点像在做语文阅读理解。但我喜欢这样带着思考的阅读,喜欢文中“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含蓄隐晦,这样言尽意未尽,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像在破解一个个谜团,还能另外收获一份解谜的成就感。

小说里大芝娘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她年轻时新婚三天的丈夫参军打仗,待抗战成功后已成长为干部,自然对她这个糟糠之妻看不上眼。她深知丈夫已无法挽留便痛快地离了婚。但在丈夫离开后的第二天她就千里迢迢赶到他的单位乞求他给自己留个孩子。她在给自己乞求一个念想,一个活下去的念想。为什么不再婚呢?估计还是传统思想作祟吧,可能骨子里有好女不嫁二夫的从一而终保守思想。

她如愿有了前夫的孩子。她一个人辛苦劳作,将她拉扯长大。可惜大芝成年后在一次惨烈的意外事故中离世了——她长长的发辫卷入了碎粒机中,连同她的脑袋也被搅碎了。我想作者应该是有着农村经历的人,这样的事故或许是听说过或许就发生在身边。我生长在农村,类似这样的惨案也听大人们提起过,好像就发生在附近的村子里。

小说里没有很多笔墨写大芝娘丧女之后的痛苦。只说她在闭门一段时间后就又开始了正常的生活,干劲十足地干农活,辛苦劳作,心中的伤痛则闭口不提。

这种坚强和韧劲是农家人特有的,我觉得。就是面对任何事情都能想得开,勇敢地去面对,事已至此再多的眼泪和伤心也改变不了什么,那不如擦干眼泪收起伤心想着怎样才能活下去。不会怨天尤人,不会自怨自艾,就像我妈经常说的“过到哪儿算哪儿”“到哪儿以哪儿说”。我妈妈也是农村人,也是如大芝娘那样大心眼儿子的农妇。

在阅读的时候很多方言都让我倍感亲切,如“累”是“使”,“使死我了”就是累死我了;“老爷儿正南了,该做饭了”,我们这里管太阳就叫“老爷儿”;“汉们家”指爷们儿;还有.......我猜想这个作家应该是个北方人,应该离我的家乡河北不会太远,不然不会如此熟知河北的发言。看到最后文末的备注里显示她完书于河北保定。果然!这样带着乡土气息的语言真让人感到亲切,一些词语一出来,感觉像马上到了农村,到了场上,耳边尽是乡音,农家人特有的淳朴厚道也扑面而来,村里尽是静谧悠闲的氛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 富贵家的毛驴死了,是被富贵喂小麦撑死的。 晚上,我们都听到了老丙申发狠地抽打屁股的声音。“啪!啪!啪”很响。伴...
    王者飞鸿阅读 7,194评论 5 13
  • 在世界一隅,在有限的疆土上,一个人做着自己喜欢的事。草料场顶上摸摸天色,时间还早。翘起二郎腿,嘴里叼着麦秸...
    一棵落花的树阅读 3,421评论 2 5
  • 大憨 村里王老汉老年得子,几十年的企盼,总算观音菩萨保佑,如愿以偿。这王老汉五十来岁,老伴也四十多了,几十年的...
    骨感生活阅读 1,631评论 0 0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
    申国骏阅读 64,824评论 15 98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8,50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