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她死了,我只是一直不舍”。不舍一份“懂得”的幻灭,不舍一种“钦慕”的消逝,亦不舍让她牺牲的理所应当。
有人不解,我与贵妃话不过三句,如何就用情至深陷入疯魔,是色令智昏吗?那是你真的不懂我,如果你有时间,介意我把心事向你倾诉吗?
01
“同为寄人篱下者,别人一点一滴的好,都会想报答”她平静的对着我一字一句说到,原来我们是同一类人,她懂我,我亦懂她。
年少而无力的我啊,就只能选择在身边当个看客,古人言:“旁观者清”但当局者就一定迷吗?迷不迷都是自己的选择吧。
人说大唐的男子都爱贵妃,玄宗爱她,冠冕堂皇说着愿用江山天下换得比翼双飞,却一手设计了她的死亡,;安禄山爱她是情欲的,甚至连阿部仲麻吕爱她,都只是一个异乡人对大唐盛世最具体的爱慕。
这些,她懂还是不懂?
02
极乐之宴上安禄山看到她后,流露出来的贪恋,她就仿佛已经预见了自己的将来;阿部仲麻吕在马嵬兵变后,曾谏言过玄宗,希望可以带着贵妃回到自己的故乡保她一命,可贵妃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但却看到阿部仲麻吕担心的眼神后,对着他说:“谢谢你,我很知足”;玄宗和师傅信誓旦旦的告诉她“尸解大法”不会死的时候,她就已经明白了这是个多么大的骗局,骗的则是她的命。
谁都不愿承担杀死贵妃的罪名,皇帝也不愿被扣上薄情寡恩的帽子,他喜欢过贵妃吗?确实喜欢,只是到最后,他最爱的还是自己而已,所以,所有人都在演戏,而她选择了配合他们一起演戏,至少表面上不会太难堪。
在喝下蛊酒之前,她赠与玄宗自己的一缕青丝,后被供奉于高阁之上,后人就一直以为那是玄宗对贵妃的思念绵绵无期,我想那真实的帝王心,也是不敢对外人言的。
此刻作为整场兵变的目睹者,我钦佩贵妃的心性,她明白现实的真相,欢喜于自己得到的他人真心的相待,释然于他人对自己的喜欢超越不了对自身利益的捍卫。所以,即使面对生死,她还是那样从容安静,落落大方。
永远看破不说破的处事态度,尽全力的去拥抱这世间的美好,对于这世间的阴暗面却选择性的失聪失明失感;这种豁达的品性也是我所钦慕的,本以为自己也能如她一般安然的接受宿命的安排。
03
可是第二天,当我和丹龙赶回埋葬她的古墓时,看到她全身肌肤溃烂,棺木盖上布满被她指甲划的血痕的时候,我崩溃了、愤怒了、疯狂了。
原来她醒来过,慢慢感受着蛊毒的折磨,亲眼看着自己的肌肤被蛊毒一寸寸的蚕食掉,在棺木里声声哀求,却无人应援,最后,痛苦的死去······
这样的死法太过惨烈,她不说痛,你们就以为她不痛吗?
佛曰:善恶一念之间。
在看到她的死状后,我再也看不得,那些负她的人活得那么好。
她寻不到生机,我亦步入修罗地狱陪她,既然一切已经好不了了,那么再坏一点又何妨?仇报三代,是他们应得的!
04
可是,都报了仇了,我还是日夜在痛苦中煎熬,守着她的肉身,却再也换不回一个生动的她。
师兄说,是我执念太深,那个身体里早都不是她了,是啊,该做的不该做的我都做了,是时候放过她也放过我自己了。
白居易在了解自己在寒冬夜里只为跪求一字,呕心沥血所书写的《长恨歌》只是满纸谎言的时候和我看见贵妃的死状一样,整个人都几近崩溃,可是后来听了我的故事后,却决定对《长恨歌》一字不改,他说故事是假的,可是我对贵妃的情却是真的。
灵魂消散前,我仿佛又回到了极乐之宴上,贵妃还是光芒万丈,自己还是那个纯粹的白鹤少年。
不知不觉中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要求得谁的谅解,只是感叹:“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你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