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为了让大家轻松些,我们特地选了近郊一处包吃包住的酒店。尽管如此,家人们还是准备了许多好吃的,有的带年货水果,有的带拿手冷菜,还有的带了食材和电磁炉现煮。
过年那几天,每到饭点,酒店餐厅就已经为我们准备好了美味的菜肴,大家只需下楼用餐即可。到了深夜,有些亲戚会准备宵夜。
聚会即将结束时,大家都感慨,虽然这次大部分人没有准备,但有些家人还是辛苦,因为他们要带锅具、加热电器和餐具等。我们都希望明年能为他们继续减负,但他们却表示自己一点都不辛苦,相比以往的年夜饭,他们从准备全套餐具开始,到买菜、洗菜、做菜、要准备一整桌几十样的年夜饭菜,今年这种形式已经轻松了许多。
观察身边很多女性,她们大多像这样,心甘情愿地为家人无私付出劳动。虽然现在年轻一代已经逐渐摆脱了这种对女性的刻板印象,但这种观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当代女性。在家庭聚会等场合中,女性会觉得“我应该为大家付出”,即使付出很多劳动、每次聚会都忙到很晚,她们还会坚持说“不辛苦”,甚至“乐在其中”。
女性的这种奉献精神是与生俱来的吗?还是因为从小就被植入内心,内心形成了这样坚定的信条,就好像理所当然应该这样做。作为女性,从小就被灌输一种观念:在家庭中,女性就应该承担家务、准备聚会的食物和餐具等琐事(当然男性也从小被要求要成为男子汉)。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工作中,女性更容易受到刻板印象的限制。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这种所谓的“奉献精神”其实是在无形中“绑架”了许多女性。作为女性,就应该默默无闻,任劳任怨,甚至不应该肯定自己的辛苦付出,还要乐观地表示自己很乐意承担这些辛苦。其实,在工作中,不善于肯定自己的付出,不是“活雷锋”的表现,反而会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瓶颈。
而伴随着这种“奉献精神”,通常还有“自我牺牲精神”。即,辛苦我一个人,也要照顾好身边的人,而这里所说的身边人,通常是指除了我们自己以外所有的人。不难发现,这种“牺牲精神”经常能在华人女性身上看到,通常来说,我们懂得关爱所有人,唯独不懂得关爱自己。
很多时候,女性很少肯定自己的付出,而是习惯性地展现出自己谦虚,甚至习惯性地表现出卑微,因为在女性们的内心,通常认为肯定自己是一种可耻的行为,颇有些“自卖自夸”的感觉。比如上文中那位准备了很多食材,过年最辛苦的那位亲戚,她经常辛苦准备了很多菜肴,一边还要询问大家,菜肴的口味如何,是否如往常一样美味。
但是,在男性身上却恰恰相反。他们更加懂得展示自己,也不吝于肯定自己的能力和付出的努力,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发现身边男性大多自我感觉良好。其实从另一方面说,这种习惯也是被男性“刻板印象”所影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