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道德的人在不道德的事情揭发之前可以大肆挞伐他人的不道德,即使当他有一天被发现不道德,但是,他挞伐别人的事情还是很有正当性,因此被人接受和认可。
2、我们一方面看不下去穷苦的地方的人们受苦,希望多捐助一些帮助他们。但是当我们一转过头,就可以花几个亿炮制一部大片给我们带来精神享受。一个一秒的镜头,可能需要炸掉一辆百万的豪车。也可能花千万专门架起一座实景配合剧情,从此以后便少有人问津。显然这个是没有什么不对的,但是我也常常感性的想,要是这些钱能够全部资助那些穷苦的人们多好。
但是很多事情我们再商业社会下身不由己,我们一方面利用商业机器,一方面也被这样一部大机器驱赶着。如果我们不能烧掉那些钱,不能换回那么多的票房,投资方又怎么可能拿出那么多的钱。让他们凭空拿出那么多的钱去救济穷人,那可能也是竭泽而渔,投资公司全部的钱用于慈善,而不用于商业发展,那么很难持久存活下去,那么这样的慈善有何以为继呢。说白了烧钱就是电影投资方发展的方式啊,是能够持续存在下去并且还能顺便做些慈善的手段啊。毕竟谁也没有义务去毁自己的家纾别人的难。
我们只能尽力的过好自己,顺便帮助一下需要帮助的人。当有一天看完一部大片,从影院拥挤的人潮中挤出,突然觉得都是因为身边这些像自己一样的人,为了视听享受,满足一下短暂的精神需求,从而有投资方和电影制作人们烧了这么多钱。而同时想到这世上还有人在啼饥号寒,穷困潦倒,那么下一次走到捐款箱的面前顺便掏出自己的钱包,慷慨解囊一次,也就足够了吧。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只能一普通人的方式或者。当然也有人受到某些方面的感召,觉得自己的毕生就是应该投入到弭平人与人之间物质上的鸿沟的慈善事业。他们可能会去援助边疆,去援助山区,甚至秉持国际人道主机精神,远赴非洲和其他比中国更落后的第三世界。在那里奉献医生,奉献自己的才学。
但是他们奉献出去的价值真正有多少呢?用经济学的观点,就是他不投入到慈善事业可能创造的经济价值-他献身于慈善事业自己消耗的经济价值。这个时候他自己可能省吃俭用,固然消耗的物质经济成本很少,当然即使不省吃俭用可能当地也没有什么可吃可用的。可是即使他像正常人生活在熟悉的城市里,可能也不过是一个白领,工薪阶层又哪会有那么高的经济实力,所以,他贡献了多少呢?不是贬低献身慈善的人的贡献,他们的精神绝对是崇高的,但是我以一个俗世的眼光看来就是如此的。所以俗世大多数人的选择是理性的,他们为自己的生活努力,因为自己的得失而喜怒哀乐,因为看到了世间的不平等,心中难过,顺便解一次囊。
只是我们直接面对左手边大片肆无忌惮的烧钱无度,右手边穷苦人们褴褛衣衫的时候,这种场景初来乍到,使我们心中不免产生一丝困惑和分裂。
3、不是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吗?我们为什么又要逃离故乡呢?多少人想走遍天涯海角,想去异国他乡,但是最后还会想起落叶归根吗?但是歌里唱到“给我血肉的故乡,永生难忘,永生永世我不能忘”。这是一首叫《梨花又开放》的歌,很好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