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fit first,关注利润,有现金流企业才能生存。现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产,他让我们能够抓住真正有效的机会。
作者的启发来源于减肥节目,从减肥的四步骤:用小盘子、按顺序来、去除诱惑、打出节奏,思考出结合利润的企业管理生存的四部曲:
第一,帕金森定律,即人们对某物的需求会随着供给的增加而增加,就像生活中挤牙膏一样,刚开始一大管的时候,用得就容易浪费,而到后期变少的时候,用得会节省很多。因此,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只提供类似只剩半管牙膏状态的账户,从一开始就精打细算。
第二,首因效应,原本的会计准则:收入-成本=利润,因此公司董事长可能会更容易重视收入和成本,而利润只是最终的一个结果。作者基于利润优先原则,建议公式做个微调,即收入-利润=成本。把利润按照目标比例先扣出来,放在一个不容易触碰的账户里。平时的经营活动在成本账户里想办法,激活创业主动性。
第三,消除诱惑,即上一条拿出的利润放在一个难以结算的银行,比如没有网银等。要动用利润账户的钱需要董事长签字,增加这笔钱调动的难度。
第四,打出节奏,即形成固定习惯在固定周期存入利润。
针对这样一个利润优先的系统,作者建议至少开五个账户,分别是:收入、利润、税收、股东薪酬、成本。基于具体公司的情况,可以开其他一些账户,比如存货。
实施的时候,首先根据作者提供的利润优先快速评估表对自己公司的情况进行评估,竖向是营业收入、材料与供应商成本、实际收入、利润、股东薪酬、税收、运营成本,然后横向是现金收支、目标收入的分配比例、利润优先的目标金额、变量增量、修正。目标收入的分配比例与利润比例根据公司不同规模产生变化。在设定自己的目标时,可以参考行业内的数据,以确定合理的开始。
具体实施步骤,首先通知员工,让所有人员一起参与,而不是只有上层和财务人员。其次,开始如上所述的账户。然后,学会减少开支。最后,按节奏支付账单,按节奏分配利润。
利润账户里的资金主要有三个作用:股东分红,企业增长的衡量指标,应急储备资金。
延展开来,作者在书中提醒,一定要把股东薪酬和利润区分开来;享受省钱要胜过享受花钱的人,才能够攒下钱来;不得不裁员时,要精简团队,但是不要降薪;需要买任何东西的时候,问问自己是不是可以晚一天或者不买?因为省钱可以带来创新!
作者还在书中针对客户需要根据二八法则裁掉坏的客户,复制最佳客户,优化客户,优化产品。
对于他谈到的一些常见错误,我感觉就是基于人性,没有严格执行本书中心思想的利润优先系统的种种。
结合我们自己的实践,如果本身就靠输血而活的创业公司,是不是听起来很有指导意义?我想应该是的,至少我们公司当初的那几年其实看起来有很多地方可以借鉴书本提到的内容进行改进。而且关于客户的那些内容,感觉和我们的实践对比,也是非常有道理。
从公司过度到个人的理财,我感觉同样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