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卷积神经网络(CNN)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为了更好地理解它,我决定深入探讨“卷积”这个核心概念,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
第一章:为什么选择学习卷积神经网络?
人工智能现在非常热门,我们经常听到它可以做这做那。在未来,似乎人类将分为两类:一类是懂人工智能的人,他们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另一类则是在电脑前为人工智能服务的人。显然,我希望成为前者,因此决定学习人工智能,而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当前的主流技术,自然成了我的首选。
第二章:从基础开始——先理解卷积
经过多年的学校教育,我们知道,学习新知识不能仅仅依赖教材,因为它们往往过于理论化和复杂。特别是像卷积神经网络这样的主题,教材里充满了图表和公式,看起来眼花缭乱,让人头疼。所以,我认为应该先理解清楚卷积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而不是一开始就陷入细节之中。幸运的是,我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通过模拟一个人的进食和消化过程来解释卷积。
2.1:进食与消化的故事
设想有个人非常喜欢吃东西,并且几乎24小时不停地吃。这个人每天不仅按时三餐,而且还会时不时地加餐。如果我们用图表来表示这个人一天内的进食情况,横坐标代表时间t,纵坐标则表示他在不同时间点吃了多少食物。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吃下去的食物量可以用函数f(t)来描述。
但是,人不可能一直积累食物而不消化,否则肚子会撑爆。因此,还有一个消化的过程,无论他什么时候吃、吃了多少,最终都会被消化掉。消化的速度并不依赖于他当前吃了多少,而是按照固定的比率进行。我们可以用另一个函数g(t)来表示消化的情况,其中t是自吃下食物以来经过的时间。
2.2:应用卷积解决实际问题
现在我们有了两个图表:一个是进食函数f(t),另一个是消化函数g(t)。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想知道下午2点的时候,这个人的胃里还剩下多少未消化的食物,应该怎么做呢?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简单,因为每顿饭后食物都在持续不断地被消化。例如,如果他在中午12点吃了一碗米饭,到下午2点时这碗米饭已经被部分消化了。那么,具体还剩多少呢?只看进食函数f(t)显然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考虑消化函数g(t)的作用。
答案就在于使用卷积。卷积可以帮助我们将进食函数f(t)和消化函数g(t)结合起来,计算出在任意给定时刻t(比如下午2点),胃里剩余的食物总量。具体来说,对于每个时间点x之前的进食量f(x),我们需要根据从x到t这段时间内消化了多少来调整这个值。换句话说,就是将f(x)乘以相应的消化比例g(t-x),并对所有这些结果求和。
2.3:卷积公式的直观理解
用公式表达就是:
这里的 代表过去的某个时间点,而 t - 则是从那时到现在的时间差。当我们把所有的 ()(- 相加起来,就得到了 时刻胃里的总食物量。在这个特定的例子中,积分范围可以限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因为我们假设消化不会影响超过一定时间的食物。
2.4:总结与思考
通过这个进食与消化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卷积不仅仅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概念,它实际上有着非常直观的实际意义。它帮助我们理解如何结合两个不同的过程——输入(进食)和响应(消化)——从而预测或分析系统的行为。对于卷积神经网络而言,类似的原理也被应用于图像处理等领域,用来提取特征并做出决策。
既然叫卷积神经网络,那么“卷积”与“神经网络”这两个词必定是最基础的概念。起初我以为只要弄清楚了卷积,再去学卷积神经网络会事半功倍。然而,当我真正开始研究时,才发现卷积的含义在应用于神经网络时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第三章:卷积的本质
卷积是一个数学运算,指的是两个函数f和g通过某种方式组合后形成一个新的函数。但在卷积神经网络中,“卷积”的意义变得更为具体化,尤其是在图像处理领域。例如,在图像识别任务里,输入的一张图片可以被视为由一个个像素点组成的表格,每个像素包含灰度值、RGB值等信息。
对于卷积操作而言,关键在于如何定义一个叫做“卷积核”的小矩阵,用来描述周围像素点对当前像素点的影响。卷积核就像是一个小窗口,可以在整个图像上滑动,每到一处就与该位置下的像素值相乘再求和,从而提取出局部特征。这一步骤类似于人类视网膜接收到光线刺激后的初步预处理过程,之后才会将信号传递给大脑进行进一步分析。
第四章:卷积核的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卷积核通常被设计为旋转180度后的形式,这样可以直接扣在图像上进行逐点相乘并累加的操作,简化了原本复杂的卷积公式。这种做法本质上仍然是卷积运算,只不过省略了显式的翻转步骤。卷积核规定了周围像素点对中心像素点的影响,帮助筛选图像的重要特征。
第五章:卷积神经网络的第一步
卷积操作是卷积神经网络第一层的关键,它负责捕捉图像中的局部特征。这一过程就像视网膜看到图像后进行预处理,然后交给大脑做更复杂的处理一样。了解了这一点之后,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认为理解了这些基础知识后,再去接触卷积神经网络的具体实现应该会容易得多。
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当我真正去尝试理解卷积操作是如何计算的时候,发现尽管我知道它是怎么算的,却不清楚为什么它被称为“卷积”。原来,在实际应用中,卷积核的设计使得我们可以直接使用它来进行计算,而不需要显式地翻转g函数。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通过上述的学习,我逐渐认识到卷积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学运算,它还有着深刻的物理意义——即过去状态对未来状态的影响。在图像处理中,卷积核定义了周围像素点如何影响中心像素点,进而帮助我们筛选出图像的重要特征。最终,这些特征会被传递给后续的神经网络层来进行分类或其他高级任务。
以上是基于王木头视频内容整理而成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