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还是等到了22:50才动手写这篇记录。这不得不说时我的失败。
晚上21:40开始至22:30,阅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章。本来我想着是今天完成这本书的初刷,毕竟这本书的字数不算多。
《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章,就是一本懒癌根治手册,前提是你按照这个要求去做而不是一直考虑这个事情是不是值得做。
本章节的题目是“通过管理自己与时间做朋友”,联系到前后文的概念以及客观事实,描述非常正确。时间很傲娇很固执,它按照自然规律流失,没有任何人能够管理它,为了能够做时间的朋友我们只有管理自己,让自己配得上做时间的朋友。(脑图上的错别字就不要在意啦)
而如何管理自己,文章给了三个步骤:记录时间开销、制作时间计划、执行计划。
记录时间开销
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记录时间开销。这是管理自己的开始,是非常容易做到的,操作工具也非常简陋。
随便找一支笔,无所谓是圆珠笔、中性笔、钢笔什么的,在随便找一个便于携带的本子,工具就算集齐了。(如果你说找不到笔,找不到本的话,那么请咬破你的手指在你的衣服上写)
随时随地,做了一件什么事情后就记录下来。
这是我在看完这一章之后补的记录,非常琐碎。我不知道书里的意思是不是这个,反正我决定立刻马上开始按照这样做。
从这个记录里面,我很清楚的感受到书里的另外一个观点,记忆是不可靠的,懒惰最有力的武器是遗忘。
这事的逻辑是怎样的呢,为什么我早上的事情及时间记得反而比下午更清晰?
我认为是这样的,我早上工作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认真的,能够按照任务一件一件的去做,而我今天下午状态明显不如上午好,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还一会儿的看一下手机。这样低效率的做事情是懒惰导致的,因为我觉得明天要出差了,玩就玩一会儿吧。而工作不够认真这件事情让我心里有一种羞愧感,这个羞愧感让我觉得痛苦,于是懒惰就利用它最有力的武器让我遗忘这段时间的痛苦。
我认为,在每做完了一件事情或事情告一段落后,就立马记下来这个时间段以及事件,不管这个事情是多么的不重要,它花费的时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一方面便于记忆自己的日常,有哪些时间是可以节约的(当然你硬要把刷美剧3小时记作英语发音学习3小时我也没办法),有哪些事件是需要多花费时间的(像我一直以为我早上洗漱只需要5分钟,实际我需要15分钟);另外一方面,在我记录一些你觉得不好的事情时,会立刻产生羞愧感,这种羞愧感会驱使我去做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从侧面鞭策了我。
如此高性价比的操作方法,还不赶紧了解一下用起来?
制作时间计划
这一部分,书中花了很多小节描述,而我只想要先实行部分。
第一、暂时先做一天的计划。时间计划越长,需要的素质越高。超强的时间管理能力,自由的时间,超强的执行力,这三样我一个都不具备。所以我选择了难度最低的天计划。天计划可以精确到分钟,对于执行者很友好,只需要去按照要求做就好了。
第二、列出所有目标并选择最重要的目标。我想做好多好多事情,今天下班听了两节“钱文忠讲佛”,听的时候我一度起了学习梵文的想法,但是实际上我英文还烂得一塌糊涂,像这种不紧急不重要的事情,暂时就从任务列表中丢掉。而我很明确的明天一定要做的事情有四件,坐灰机、写日更、去射箭馆拿券、跟兄弟们醉。然后我做了一个计划,列上这四个任务,然后我这一天基本上除了干这四件事我就是在赶路了,连写日更我都是计划在飞机上完成。
第三、制作一个日常核对表。原书中举了一个超帅的例子,去超市买东西一定要事先做好一个列表,到超市买一样勾一样(我老婆就是这样做的,但是我竟然一直没觉得有什么用);假如没有这个列表,回到家发现少买了一样东西那么就存在两种可能:a.超市有忘记买的东西,b.超市没有忘记买的东西。当发现忘记买某样东西,然后懊恼的又回到超市,最后发现超市根本没有你想买的东西......这感觉,简直不摆了!(这本书给我最好的感觉就是有很多这种让人醍醐灌顶的例子)
执行计划
这部分内容
第一、如非必要,尽量不要修改计划。如果有新想法,把新想法记录在一个新的表中间,当完成当前计划后,又有满满的一堆任务等着完成,真实一件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
第二、如非必要,尽量不要在执行一件任务的过程中切换任务。我今天下午的情况就是这样,老是一会儿想做这个,一会儿想做那个,又一会儿想要玩,结果搞得效率奇低触发懒惰的遗忘特效。除非是少数的高手,大多数人在切换任务时都会浪费很多时间,一件事结束或者告一段落之前尽量不要切换。
文章第三章阅读完毕,我在这里宣誓,我明天一定要把这本书刷完,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