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喜欢看《朗读者》,里面的每一段朗读都可以看见一个故事,每一个声音都能诠释书中的各种情感,梁晓声说:每一个人都有现实的家园,而书本则可以构建一个精神家园!书,可以是你的知心朋友,你的老师,你的爱人,你的孩子....
记得儿时在我们那个村庄里,玩具就是泥巴和稻草,零食就是树上长的,地里结的,一切都是身边的东西,与外界好像无关!小学四年级时,父亲从外面带回来一本故事书,对于我来说,这是最初的文学启蒙,好像在我的生活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世界,那么远而又那么真实,记忆中所有的书里面我最爱这本,里面的故事翻过来翻过去看许多遍,喜欢里面的情节,喜欢里面的描述,总觉得它比语文书数学书有意思,也愿意投入的去看!现在想来这是有兴趣才会爱的东西,而那时的课堂学习知识已然是一种考分至上的模式,没有了兴趣没有热情,但无疑故事书给我另一个关于书的乐趣。
到了初中,父母要求一定要门门功课都要好,可我就是越读越没兴趣,每年的暑假都是被一大堆作业包围,那时父亲给我准备了一个小房间,我一进去就在里面偷偷的锁起来,不是写作业,最大的乐趣就是捧着小说,《简爱》,是我最喜欢的一本,那个普通而又勇敢的简,那个渺小而又自强的简,那个尊重内心而努力追求美好的简,至今都在我的脑海中留有深刻的印象,自我反思,我的身体里面或多或少都带有些她的影子!有幸看到这些经典的小说,在那个时候文字已经深深烙在心里,原来那句话是真的:你的气质里,藏着走过的路,读过的书,爱过的人......也许你自己都不知道!
接着好几个暑期都是躲在小房间里面抱着一本小说,那个时候感觉不到外界,似乎只有我和小说,不被要求,不被指责,不受外界压力,小说是那个不愿意上学而又不得不上学“学习才是王道”的年代给我最大的精神空间,给我安慰,给我陪伴,感受不同的人物命运,不同的情感纠葛,原来每个人都有烦恼,你看到的永远是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多的多,远的很!
继而按部就班还是上学,按部就班工作,按部就班结婚生子,似乎这中间断了些什么,那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为了挣更多钱的日子,空乏的没有自我,更没有书,那些年看的书似乎慢慢埋在心底,积了厚厚一层灰。
当孩子慢慢长大,而教育似乎越来越难,愈来愈困惑,愈来愈缺乏耐心,疲惫的寻找方向,当《爱和自由》《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类似的书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又一次找到了一些方向和慰寄,你的经验和过往让你的育儿方式还是在重复父母对你的模式,而书本的育儿理念给了我一个全新的概念,育儿既是育已,教育既是尊重和接纳,不是想办法怎么教育孩子,而是成长自己,孩子不用教,她在好的关系中自然会成长!
原来书本和孩子教会了我如何成长并活得更好,努力寻找自己的方向!
书又一次给了我支持和力量,我喜欢趁着孩子睡着看几段文字,喜欢在稍有空闲之余带上书本坐一会,喜欢在疲惫时去书本找点兴趣,即使没有时间也喜欢去网上看点文章,有很多触动我的文字我会摘出来分享到朋友圈,我相信触动我的同时也会触动到我的朋友们,这样文字才开始有了力量!
愿每个人都能有书为伴,充盈内在,爱上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