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分钟阅读版《社群+:互联网+企业行动路线图》
第六章:社群+,无处不在!(下)
三、社群+众创
创业黑马社群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创业者社群,现有用户数100万名,付费用户2万名,也是中国最活跃、交易量最高的创业者社群。据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1月至2015年11月的一年时间里,黑马社群发生835笔融资事件,融资总额高达609.63亿元;有33家公司在新三板以及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挂牌;还有14家公司被BAT等知名企业并购。黑马社群的井喷,标志着黑马社群的社群金融平台逐渐成熟,也标志着去中心化的社群金融模式的创新是走得通的。
黑马社群金融开放平台
牛文文历时三年的时间里,将一家传统媒体改造成一个创新型孵化器,打造了黑马会、黑马营、黑马大赛三个层级结构的“黑马商圈”。
创业黑马所瞄准的具有潜力的早期创业者正处于融资饥渴期,缺钱、缺资源。而社群内成长起来的大黑马们不但懂创业、自身也有较大的投资需求,双方投融资需求亟待整合。“社群+金融”的模式正是为此应运而生。
在创业黑马社群金融开放平台上,创业黑马以“创始人投资创始人,创始人更懂创始人”的交易模式为核心,围绕着牛投网、社群基金,打造创业金融的全产业链。其中,牛投网作为服务创业者的股权众筹平台,实现创业者个人资本到创业项目的直接投资模式;社群基金则通过地方黑马分会成立的分散Limited Partner(有限合伙人),实现基金投资决策的“专业化+众包化”,以及投后服务的众包化管理。
进化:社群2.0
黑马社群是将整个垂直的产业链一起搬进社群模式下,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圈子O2O”。黑马社群覆盖了投资圈,媒体圈和创业圈,三个大圈子涵盖了一个完整的创业产业链条闭环,最终可以独立成为一个完整地创业垂直生态体系。而且在每一个细分的圈子里又都有不同维度细分的子圈子,很多子圈子之间即是相互学习的关系,又是相互合作的关系。
多维交集的圈子价值更大。
黑马社群的归属感
黑马社群是有信仰的,很多导师像周鸿祎,刘强东,姚劲波等都是奋战在一线的互联网公司,而且都是成功的创业者,因此大佬们在社群里分享一些干货都是出于感恩之心,去帮助更多和他们当年一样有梦想的创业者。这些大佬对待创业者不会装,毕竟他们都是从创业闯过来的,基本上都是有问必答的。这种创业者能和大佬零距离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让黑马社群更像一个大家庭,社群里所有的人都格外的热情,大佬们希望能够更多的帮助创业者,创业者也非常感恩的去请教和学习。另外大佬们也会以黑马导师身份挂牌招徒,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更让黑马社群拥有温度。
黑马社群定位:“让创业者不再孤独”
创业者是孤独的,但当创业者与创业者拉起手来的时候,力量就会大很多。每个创业者都是弱小的,但成千上万个创业者在一起的时候是强大的。在黑马社群里第一件事:要学习、要成长。对创业者最难的是搞定自己,最难的是说服自己,因为有梦想,所以要承受很多孤独、痛苦、挑战和焦虑,创业者每天醒来都是焦虑的,为了克服焦虑、痛苦、孤独,需要“在一起”来学习,学习不能是孤独的。当一个黑马走到另一个黑马身边,当黑马分会成立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原来自己的梦想和痛苦,跟其他黑马差不多。或者,自己的焦虑,原来还比不上别人。当创业者与创业者在一起比梦想、比焦虑的时候,学习就开始了、黑马们的成长就开始了。
牛文文认为黑马社群最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让创业者不再孤独”。当黑马们在一起,整个世界会发生改变。
未来世界:企业与产业链都在社群之中
未来所有产品都会融入社交元素,所有社交网络都会O2O化,万物皆互联化(IOT),不管如何社交融入,社交的社群化进化升级的道路是不可逆的。任何一个行业未来都需要混搭,跨界和社群化,甚至与“互联网+”结合。就像黑马社群的“社群金融”一样,比拼的是更深一层的产品与服务,同时也比拼的是对行业更深一层的理解。社群的信仰决定了发展的高度,社群的组织架构决定了专业的深度。未来的企业,每一个企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社群,众包的管理,海星的组织,共享的合作,他们不只是一个未来的企业,更像一个个错综复杂的小王国。
案例二:小菊咖啡:散落天涯华为人的集合令!
小菊咖啡,是一个以华为为主题的咖啡众筹项目。一批前华为人秉承薇甘菊精神,希望通过小菊咖啡让更多中国企业,尤其中国新一代创客感受华为如薇甘菊般野蛮生长的密码。
如何启动——众筹
2015年3月,陆学彬、符立明三位前华为人牵头,依托前华为员工平台,发起了一个咖啡馆——小菊咖啡的众筹。一周时间招募了108位股东,每人5万元,共540万,股东以前华为人为主,涵盖了华夏基石董事长彭剑锋、原华为副总裁张建国,以及各行各业的精英,聚集了庞大的资源。
在时间如此稀缺、注意力如此珍贵的情况下,把人们的注意力聚拢到一起的秘密武器,就是众筹。众筹首先是筹钱,钱在哪里,注意力就在哪里,通过筹钱这一招就可以实现资金的流动和注意力的聚焦。但是筹钱只是第一步,通过股东这种形式,把大家变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所有股东都在一个微信群中,分享信息,资源对接,很自然的实现了信息流动和资源流动。
众筹原则1:股东人选
股东构成:1、前华为人为主,拟覆盖其中的高、中、基层员工,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的员工,全球和全国各个区域的员工。
2、其他人选:投资人、投资机构负责人、企业主、公司高管、行业专家、媒体人。
众筹原则2:股东回报
每人众筹5万元
有形回报:
1.等额返卡,每人返还5万元人民币消费卡;
2.股权回报:同股同权,拥有1/200的股权、享受1/200的分红;
3.持续分红:后续所有连锁店的利润的10%,平均分红给第一家店的所有股东。
无形回报
1.出资5万元,可享受1千万规模服务,获得资源、人脉、机会等股东福利;
2.获得更多的信息,如职业发展、创业项目等;
3.获得更多机会,如更好的职位、创业合伙人等;
4.获得股东的身份、内心的自豪感和更多的尊重;
5.获得一个有身心归属感的地方;
6.可免费参加华为文化沙龙、对对碰等特色服务;
7.关系资本带来的人脉圈子、客户,解决个性化问题;
用众筹形成共同利益
有内容有连接有规则,是社群良性发展的必要条件。众筹体现的是一种平等,无论你之前身份多高、财富多少,大家都是股东,都会互相平等和尊重。如果你是1898或者小菊咖啡的股东,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只要在股东群内喊一嗓子,就会有人跳出来帮你,很多时候困扰你一个月的事情,可能就是别人一句话的事。这个现象在小菊股东群已经得到了多次验证。
这些股东聚在一起,各自带有自己的资源,会形成一个强大的资源平台,又可以产生无数的碰撞、组合、对接,做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通过众筹聚集起来的股东群,天生就是一个信息流动、金钱流动、资源流动的社群,天生就具有自己的内容,天生就具有自己的运作规则(公司制度、股东大会等)。
所以,毫不夸张的说,众筹天生就是打开社群之门的钥匙。众筹是激发社群流动、促进社群连接的最佳切入点。
华为10多年前就已经使用众筹,华为通过虚拟期权的方式,发动员工掏钱购买公司的内部股票,年底享受分红。公司业绩好,分红就多,业绩不好,分红就少,巧妙的把员工利益和公司利益紧紧的绑定到了一起,促使大家目标一致,为了自己的事业而奋斗,极大的提升了公司的战斗力。当我们把众筹放到社群时,可以称之为社群金融工具。设想一下,如果社群足够大,作为社群的一员,你的企业需要融资时,可以通过社群众筹搞定,你还需要求爷爷告奶奶的到处找投资人吗?还需要到处打点关系找银行求贷款吗?还需要哭着喊着去上市吗?所以,众筹对于传统的金融工具,对于风险投资,会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也必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众筹,筹的不是钱,而是资源、是人。众筹将极大的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减少资源浪费,是社会进步的一大贡献。所以,如果忽略了背后的人和资源,只以融资为目的的众筹,就是耍流氓。
《社群+:互联网+企业行动路线图》作者:卢彦 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