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是市里小有名气的企业家,早些年他的大名经常出现在电视新闻和报纸报道上。李总赚了钱就在家乡搞投资建设,捐助学校,口碑很好。由于李总的名气,连他家也成了一个热门的景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门口甚至还有卖旅游纪念品的。
那些年,行业景气度很高。李总常常去参加行业会议、论坛和聚会,了解到业内同行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简直日新月异,以至于他每次开完会回来,对自己的经营团队非常不满意,总是责骂他们推进太慢,效率太低,耽误了很多机会,是企业的“罪人”。
这两年,行业景气度下降,再也看不到李总上电视的消息,反而是在一些特定信息渠道看到李总公司的被执行信息。李总每天来到办公室,在焦头烂额中协调着资金计划和经营管理的紧急问题,堵窟窿堵得嘴巴起泡,骂人骂得血压升高。
每当工作结束,李总拖着疲惫的身体卷缩在他的A8后座里,茫茫然竟涌出一丝别样的快感,那些以前发展很快的同行纷纷陷入了快速无序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的窘境。相比而言,公司的债务和资金流的恶化情况,倒没有那些公司严重。通过自己团队的努力,是能够在未来的某个阶段解决的。
那天,李总召集经营团队开会,他端起茶杯,细品了两口今年新上的碧螺春,那是已经很久没来的一个朋友,在他的家门口已经门可罗雀之后,悄然拜访送来的珍贵礼物。喝完茶,鞭策完经营团队后,李总低声更像是自言自语地说:幸好那个时候的经营团队效率很低,不然现在公司的情况会更糟糕。
在当时,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很难说,也许以后想想是塞翁失马,也许以后看看是泰极而否。
普通人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如活在当下,做一些看得到的,对自己有益处的事,比如阅读,学习,适度的锻炼,理性的思考。李总作为企业家早已戎马大半生,在翻过这个大坡之后,不如早点退下,享受人生的下半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