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学会区分自己和孩子的课题,要学会借由孩子的事引起自己不舒服的地方,去觉察自己,成长自己,疗愈自己。
昨天下午两点大女儿就要返校了,上午开完会,我打电话问孩子中午想吃什么带她去搓一顿。
女儿很开心地说要吃烤肉,我在小区门口接到女儿,当时感觉还好,兴致勃勃一起吃饭去。突然地女儿的情绪又来了!她说很讨厌原来的同桌,说她的话让她很反感恶心。因为平时在一起有过小矛盾,女儿已经不想和这个同桌有过多交往了,这个同学犯贱式的总要提到她。女儿一股脑说了好多这个同学的不对,我表示了共情和理解。
快到饭店的时候,女儿问我去学校找过她同学没有,我表示很不可思议,从没有这样,况且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女儿说她听到这个同学说要是有啥事,小心她妈妈来找。女儿就开始怀疑我背地里做了什么事。
真是烧脑,躺枪了。
女儿多疑,抱怨,推卸责任的苗头又开始转向我了。我知道我的课题又要来了,默默做好心理建设,静等暴风骤雨吧。
此时的空气里弥漫的是女儿无处发泄的坏情绪,急需找到接盘侠。
我没有陷在她的课题里,我知道是时候让孩子和自己呆在一起了。
我平和冷静地给女儿说,妈妈如果要做什么事情,一定会和她说,和她一起商量。不会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干预任何事情。
而且我一直以来都在用耐心去理解她的心情,支持她,爱她。这点女儿是清楚的。
一贯遇事指责抱怨的女儿,找不到接盘侠,内心的波动和起伏应该是非常大的。
这时候我们进到饭店开始点菜,以为事情已经翻篇了。我还是没有深刻意识到女儿的情绪还在,我开心地说你喜欢吃啥就点吧。女儿跟着服务生去选菜了,回来后脸色很不对劲,难看!她那种看着我就像头沾满了大便的畜生的神情又出现了。嘴里喷出来一句话:“你咋不去点呀?!”鄙夷的样子,让我觉得我到底又做了什么天大的坏事。
但是我忍住了,孩子的课题没有结题,她还在解决中,我要开始我自己的课题。我保持平静,微笑着说:“孩子不好意思,我不知道你想让我陪着,我想着你喜欢啥可以自己选,所以没过去。你看还需要我帮你选些什么吗?”
我没有掉到孩子的情绪里。
她说,不用。
沉默,一直沉默。
我想我们都要和自己呆一会儿,该闭嘴就不说废话。
服务生小哥有点生疏地帮我们做着烤肉,烤锅滋滋作响……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肉香味,暖暖地。我试探着和服务生聊天,接着我们俩开始谈论肉质的细嫩,吃着,聊着。没有很愉快,但是很平静。
关于人际交往的问题,我想孩子一定会慢慢清晰问题吧,还有她总是因为急于推卸找不到下家的郁闷心情,都与她强烈地的自我保护有关吧,她的内心应该是缺乏力量来接纳自己的不好吧,我用宽容和爱接纳她的情绪,用自己的平静柔和,让她感受到家人给予的安全稳定。她的情绪波动才有了慢慢缓和。
正是因为原来的我看到她对我的神色,听到她说话的语气,我就会和她对抗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们就陷入到了情绪的漩涡之中。当走出情绪,觉察到认知的高度,我平静了,孩子也好了。但是问题还在,孩子的课题我可以帮助引导,她不需要,我就不参与。
我的退出是带着温度的。不是冷冷的旁观,应该是静待花开的陪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