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有意思的照片,上面是乐爸抱着小乐乐穿梭在菜场人流中,照片上的乐乐神态可掬,眼睛走顾右盼看着琳琅满目的蔬菜,手里爱不释手的捧住不撒手,像是要把这些以前没见过的家伙研究个透。乐爸堪称是80后奶爸的楷模。感叹他用心良苦的同时也为这样的教育方式点赞。他为全方位培养儿子,展开一系列体察民情的活动,一副要把亲子教育做到极致的架势。
如今多数人想培养的不是接地气的凡夫俗子,而是一心打造能适应贵族生活的王子或公主,哪怕抛出重金也在所不惜,比如赶鸭子上架胁迫孩子去参加各种培训班,搞得大人和孩子一起疲于奔命,目的不外乎锻造出一个父母眼里的天之骄子。可是父母的劳心劳肺一定能得到完美的结果吗?答案显然是未必,其实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拥有成熟的心智比拥有一项突出技能重要的多。不可否认社会需要天才,需要一些连五谷杂粮都可以不知的人,但大家都如此这般,这个社会绝对有很大问题。
如今远离土地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加速城镇化以后,数以万计一直以土地为生的人涌进城市,他们这些从土地上摆脱出来的人,毕竟跟土地打交道久了,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知道人不可离土地太远,明白土地才是人赖以生存的根。可到了下一代,很多人已经是嘴里随口能背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真实的庄稼却把麦苗当韭菜,不知此菜是何菜了。他们可能出生在城镇危房或地下室,接触到了城里的空间,便把时刻等燕归巢的老家抛之九霄云外,加之父母心里的虚荣心作怪,追求城市的浮华和所谓高品质生活,慢慢把孩子的认知带偏了。其实他们不知道,人只有离土地越近,以卑微的态度对待生活,才能踩得踏实走得稳。
如今接受信息的渠道多且易。殊不知那些轻而易举得到的信息基本上很虚幻,一闪而过,最多也就给视觉带来冲击,在脑子里留点印象,哪能跟具体的实物比,其实摆在面前的实物才是最直观的,能给人带来实质性认识。譬如《穆斯林的葬礼》中的主人公学雕琢玉器,开始师傅硬是整整一年什么事也没让他干,天天手握玉石,一年后自然握出了感觉,后来成玉器专家。达芬奇开始学画时,老师就给他个鸡蛋,天天对着鸡蛋画,久而久之熟能生巧,整个鸡蛋的形状,光线的角度等等全潜移默化进了他的脑子,自然下笔如有神。
一个孩子你无论跟他说多少次开水不能碰,不如让他亲手触碰一下滚烫的茶杯壁来得有效。所以家长们别老以为孩子通过屏幕就能知事物,明事理,实则效果不佳。还是抽空让他多亲近一下大自然,去感受一下泥土的芬芳。那样孩子更会明白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7.28
38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