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还是个大晴天。
记得去年端午节刚好在高考结束的后一天,当时班主任激励我们就说:“好好考,考完回家吃粽子,吃撑也没关系。”离今年高考也不到十天,想起仍奋斗在高三复读班的朋友,也为他紧张。只能暗地为他加油祈祷了。
其实吧,现在离16年高考也快一年,转眼我就要成为大二的学姐,但我内心一直觉着我永远17。哦不,我还单身呐。着急///所以现在的我可以平静的发表一些高考感言,唉,什么都是浮云。你熬过去了那个坎,也就这样,只能说你坚毅的意志让你存活下来。
不不不,怎么跑题了呢。我要怀念端午呐,还是跳过高考这个听着让人就压抑的话题吧。嗯,今年端午是在学校度过,没有粽子,没有艾叶澡,没有雄黄酒。加上太阳实在太大了,宁愿闷死也不想踏出门一步。所以,结果就变成:二十平米的屋子里有四个人不离不弃相偎相依。
往年的端午都在外婆家度过。是清晨起来就能够闻到艾叶的清香,抬眼望去就能看见倚在或挂在门上,窗户上的菖蒲和艾叶。有时幸运的话还能碰上一个阴天,或是下着毛毛细雨。最喜欢在井旁洗着粽叶,手指抚过每一片粽叶的纹理,从梗部到叶尾,会有一些滑滑的感觉,若是不小心还会被锋利的边沿给拉出一道小口子。最后,粽叶一片片的被整理好,摞在一起,就等着接下来的宠幸。
关于粽子包什么馅,这可是个大事儿,每年都要引起争论。外婆喜欢吃原味的,就是那种只加了碱,最后蘸着白糖吃。我向来不喜欢这种吃法,总觉得白糖的颗粒感不适合放在嘴里咬碎。我喜欢吃红豆的,还有肉馅的,花生的。每次都求着外婆多包几种花样,有时外婆向我妥协,所以最后能够吃到各种口味的粽子。因此为了区分它们,在包的时候就得有不同形状,牛角粽和四角粽。或者四个一扎,三个一扎,五个一扎。有时没那么幸运的话,外婆才不管我要吃啥,顶多把红豆,肉搅和在一起,包成什锦粽子。就是她嫌麻烦。哦对了,不知道是不是老人家习惯在粽子里加碱,还加的不少,所以熟的粽子颜色会偏黄。一个是为了改善口感,另一个是为了减缓粽子坏掉的速度。所以,有一次我吃到同学给我的粽子,偏白,味道也更好(我是这样觉得的,或许有别人家的就是好的 心理作祟)。从那以后,我强烈要求外婆少放碱在粽子里。有时照做,有时还是颜色偏黄的粽子。
已经耳濡目染这么多年,按理我可以学会包粽子的啊。结果却是每次包之前信誓旦旦,试了好几次仍不成功。要么卷成一个锥形时底下会漏米,要么捏角时力度太小,成不了型。反正就是都以失败告终。算了,不会包就这样吧。坦然接受自己的无能为力,不要太为难自己嘛。不过,来年的粽子节,我还要再试一次,包 粽 子。我就不信学不会!就这样年复一年。现在的我,还是不会包粽子///
对比外面足浴加的艾叶精华,我觉得我以前泡的艾叶澡简直是浓度百分之九十九。我也是打小就喜欢泡艾叶澡。端午这天一大早,就摘了新鲜的艾叶。放锅里熬很久,几个小时吧,最后水是褐色的,还有超级浓郁的艾叶的清香。我喜欢舀水的时候顺带捞上几片艾叶,泡澡时就多了一些乐子。其实家里会摘很多艾叶晒干,贮存起来,想什么时候泡个艾叶澡都行,也不麻烦。外婆说艾叶有祛湿止痒,消毒杀菌,驱邪避灾的作用。身处南方的我,一到万物复苏的季节,就会身上长包(外婆说是因为大地的毒气全都蒸发出来,我很容易的就被感染了)。
记忆中的端午节是清新宜人的。没有毒辣的太阳,空气中都是艾叶的清香,有各种口味的粽子,还有泡完艾叶澡后香香的自己。
可是今天可真热。
青檀树下
写于2017.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