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磐安.缙云3日游第二天。
今天的行程是缙云人间仙都的三大景点--朱潭山、小赤壁、仙都鼎湖。
缙云仙都的风景秀丽,气候宜人,奇峰异石,千姿百态,拥有很多的人文、历史与自然的传说。早晨8:00从大盘山开元明庭温泉酒店出发,一小时十五分左右到达仙都景区游客中心。在景区游客中心换乘景区旅游巴士开始了今天的旅程。
第一站小赤壁。
明代御史樊献科游小赤壁后留下诗句:“削壁入云天,凌空几岁年。石桥藏野艇,幽谷泻飞泉。洞隐诸峰合,林荫一鹤眠。草堂归路近,明月半溪烟。”其大意是:一艘小艇泊在石桥下,对面的幽谷中清泉飞泻直下。诸峰并立,山洞暗隐,在林荫深处,一只仙鹤休憩其中。临近草堂,就要回到居住的地方,这时候明月升起,映照着溪水,烟雾迷蒙。
小赤壁因临溪一面绝壁陡峭,红白相间,犹如焰火烧过,故称小赤壁,古时又名白岩。由于酷似长江赤壁。但规模较小,故称小赤壁。崖壁有署名印海《明代邑令龚㡳宾》的“小赤壁”题刻。山体原为东北向断裂,因受溪水侵蚀和风化作用。岩石崩塌,断面裸露,成此绝壁奇观。
小赤壁就是一条天然石廊。石廊的一侧是静静的溪水汩汩流,清风阵阵拂来,水面波澜不起。倚对的是坚硬无比的天然赤壁长廊。漫步在这条狭窄木栈道的长廊中,溪中白茫茫的雾气横贯江面,清泠泠的水光连着天际,升腾的水雾气带着微风拂过全身,通体清爽,感觉仿佛进入了仙境。
小赤壁的西边山巅有形态酷肖的“婆媳岩”、“舅轿岩”相对。内有龙耕路、大肚岩、小蓬莱、仙榜岩、八仙亭、云关、丹室等自然景观,错落有致,山水相融,构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画卷。
小赤壁虽无长江赤壁的雄伟壮阔,但有自己的细腻润物,有自己的韵味。与长江赤壁的雄伟壮阔相比我更喜欢小赤壁的细腻、圆润、不张扬的内敛。
今天行程的第二站:鼎湖峰。
鼎湖峰,状如春笋,直插云霄,称“天下第一峰”。峰巅苍松翠柏间蓄水成池,四时不竭。相传是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在此锛鼎炼丹,然后跨赤龙升天而去的地方。唐代诗人白居易曾用“黄帝旌旗去不回,片去孤时独崔嵬,有时风激鼎湖浪,散做晴天雨点来。”的诗句来描绘这个天下奇观。
走进仙都,一座如石柱的山峰直击眼球,鼎湖峰壮如春笋,直插云天,是仙都最抢眼的标志。鼎湖峰是整个景区的核心,堪称“天下第一笋”
鼎湖峰里的主要景点有:童子峰、仰止亭、步虚山、步虚亭。
我们坐缆车直达步虚山。步虚山十分陡峭,在缆车攀行进过程中,可以看见黄帝庙宇和进来的所有景点,还可以看见四处的高山和远处的城镇。
步虚山是鼎湖峰的后山。它东西走向,东接高,西为石笋漏,南为下官坑,北俯板堰,海拔高364米。它的西头原与鼎湖峰为一体,形成于白垩世晚期,后经流水的冲刷和寒暑风化,才慢慢自然崩塌分离,形成许许多多尖柱状的石柱。 鼎湖峰就是其中最高最大的石峰,故步虚山,西端俗称石笋漏与石侧漏。
如果说鼎湖峰是仙都的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那么黄帝祠宇则是仙都景区的灵魂,是江南祭祀黄帝的重要场所。
北陵南祠,仙都黄帝祠宇坐东南朝西北,是中国南方朝拜轩辕黄帝之中心,每年清明节、重阳节举办盛大的祭祀大典。
鼎湖峰不愧是仙都景区的核心,也不愧“不观鼎湖,不知仙都”之美誉。
今天行程的最后一站:朱潭山
朱潭山,因朱熹在仙都讲学时钟情于山水,时常泛舟于碧潭,人们便把这个美丽的碧潭称为“朱潭”,旁边的山叫朱潭山。由仙堤、朱潭、晦翁阁、九龙壁、超然亭等景观组成。
仙堤位于好溪水畔,视野开阔,是观赏鼎湖峰与仙都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相结合的最佳视点。
行走在用鹅卵石铺成的仙堤上,但见溪水缓缓流淌,蓝天白云、远处的山脉、近处的村落和桥梁倒映于清澈的水面上,只看一眼便被深深迷住。
欣赏完仙都的三处景色,我深切感到,缙云仙都的美在于水,在于山,在于原生态。每处的景色都像一个地球仪,转到那里都有不同的风光,真不愧誉为“仙人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