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做棉花娃娃和娃衣的商家,去年6月中旬上海疫情后开始招聘,8月底上商品,团队5人,现在收入过千万,目前是非圈内商家销售额第一。
2022年6月在抖音做直播照常出新品的艾斯德没想到能做火嘟嘟喵,也没想到嘟嘟喵棉花娃娃销量6000+。
行业内很多中小娃妈直播月收入两三万,做得好的目前虽然不多,但也有几家月销售额过30万。
大家都在共同思考一个问题:作为潮流产品,棉花娃娃总免不了被其他产品取代的命运,棉花娃娃商机还有多久呢?
从上中下游来看,不同阶段的棉花娃娃商机不同。
在棉花娃娃刚兴起的2018年到2021年上半年,优质供应链稀缺。因为量少且要求高,传统毛绒工厂不愿意接此类订单。
当时的盛况是,只要在微博超话发帖称自己是工厂能接订单,就有很多商家咨询且下单。有些工厂纯粹空手套白狼,收到客户打样费后外包,直到赚到第一桶金后,再自己购买机器。
早期从业者中,有几家在上游供应链布局中做得非常出色,不仅自己做得好,还直接或间接培养出一批批人才,影响和改变了行业整体发展。
棉花娃娃的生产并不复杂,只是需要审美上的磨合。2021年,尤其是2022年后,传统毛绒工厂意识到商机,也开始接订单。从2022年开始,上游供应链已经被有先发优势的外行及新进入的毛绒工厂整合,外行再做工厂就很难赚钱了,除非比拼硬实力,优化供应链流程,降低成本。
至于中游商家,早期均为圈内玩家转变,但做得大的店铺主要做娃衣,且从2019年底开始大量增加,2020年后增加更快。
娃圈市场转折点出现在2022年。2018-2022年,用户实现从饭圈到年轻女孩的转变。
2022年开始,棉花娃娃有破圈趋势,用户不再局限于14-28岁年轻女孩,开始向下及向上辐射,扩展到小学生、初中生及30岁以上女性。中游商家开始有专业队选手入场。
小芒2022年加大了对圈内头部商家及品牌的扶持力度,文章一开头说的团队是淘系电商多年从业者。2022年上半年,只要在抖音开播,或者做拼多多,坚持下去,销量就会逐渐增加。一部分娃厂也开始孵化自有品牌,直接面向消费者。
当兴趣消费产品有破圈趋势时,会立即吸引大量外行但专业的团队进入,此前为爱发电的商家假如不适应改变,大多数会被淘汰。
这对行业爱好者来说可能是不幸,但对整个行业发展来看是幸,而且是必然。
与棉花娃娃相似,最可借鉴的品类是汉服,一波波资本和新商家入场,一波波旧商家死去,最早的圈内爱好者多数已经闭店、转型、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