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静下来、用心说话,孩子会听。
划清界限,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昨天带俩个娃出去玩,快中午了,大女跟小朋友玩儿上瘾了不愿意回家,我几次说该回家了,她都说还没玩儿够,再玩一会儿再回来。这样几次之后,我心里有点急躁抱怨,心想这个熊孩子,这要怎么办,我抱着小的肯定也没有办法硬把她拽回家,她要玩儿到什么时候啊,心里有点害怕自己搞不定,心想我该怎么办?我知道我得冷静下来,硬来跟她嚷肯定是不行的,这种失去理智的方式是最底端也无效的了,急躁的时候给孩子说话,孩子是不会听的,而且会把自己搞得更累。
我知道,这时我们彼此需要先“隔离”开,划清界限,不能因为我自己的情绪而影响孩子去评判她有错。我需要自己对自己的情绪负责,而不是孩子。我知道,孩子都是活在当下的,她想玩儿是没有错的。
我想到,我要想让她听进去我说话,我得自己静下来,静下来才会有智慧,才会有办法。
当下我由着她玩儿,先不管她。我抱着老二,在一旁静下来想。我想到,我需要做的是,坚定的清楚的表达我的需要。如实的说出自己的需要:我需要回家吃饭,我已经饿的不行了,我很饿,饿的快没力气走路了。我得马上回家补充一些能量。不然,晕过去怎么办。我知道自己怎么说了,顿时很高兴,心喜,我知道,我说了孩子一定会理解的。于是,我站起身,叫她,很认真也很坚定的跟她说我的需要,她听完后马上很痛快的就答应了,说那好吧,那回家吧。
是的,孩子是听得懂话的,只在于你怎样去跟她说,在于你说话时的状态和态度,在于你说话时散发的是一种怎样的能量。你是带着情绪说的,还是一顿评判说你真不懂事啊,你怎么搞的,玩儿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回家,还有完没完啊云云云云……(这样搞下去的后果就是“两败俱伤”,一场无休止的争吵,你说的很累,孩子听的也累,而且很受伤,可能还会又闹又哭)还是很平静的,很认真的,很坚定的,或是很清晰的表达需要。
所以,其实方法很简单,定能生慧,你足够淡定了,平静了,你的态度很认真,你的语气很平静,你的表达很清晰,你的心很坚定,平静下来,用心说话,孩子会读懂,孩子会理解你的需要。
育儿路上有大智慧,想要孩子好,先要成长自己开始。感恩。祝福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