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作为投资者,任何时候都要明白,在这个领域里,一切“自以为是的自高自大”都只不过是“还没走到那个地步”而已,绝大多数到时候就明白自己究竟有多差多弱了。
感
只要自己在投资上犯过一次自以为是的错误,那损失绝对是惨重的,因为那时自己有‘赌’的心态在里面,现在想想都为那时自认为的‘勇气’感到害怕与震惊。
思
1、想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那么在决策的时候都不要自以为是的自高自大,否则自己就要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这是一条投资原则,时不时地要反复提醒自己。
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自以为是的自高自大呢?
这一切都是基于自身的思考、分析决定的。
从一次次的投资中,分析、总结的过程必须要自己完成,而且日后还要反复琢磨思考
不再局限于思考时间的长短,而是开始了不同维度地思考,如何、怎样思考才能称得上是从不同维度进行的?这也只能需要自己完成
2、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小道消息用来指导自身行动,这就是冒险,这就是自以为是,没有经过自己分析判断得出的结果都禁不住岁月的考验,终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行
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重复琢磨的过程,持续深入地思考是减少自以为是的自高自大的行为发生的最有效的方式。类似投资的原则自己也接触了不少,现在脑海里又留存了多少,是不是应该拿出来好好地思考、反复地琢磨呢!
---概念27:先发优势
见
“你什么时候见过谁通过磨洋工或者频繁跳槽获得财富自由的?嗯,一个都没有。” —— 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按单价出售时间”总体上必然是不划算的…… 因为 “单位时间的市场售价” 无论如何都是有玻璃顶的,无法突破的玻璃顶 —— 当然,绝大多数人还谈不上被那个玻璃顶压着,因为他们甚至抬头根本看不见那个玻璃顶,因为他们所身处的地势太低。
不断成长的人,终将遇到那个玻璃顶,直至“不得不”、“必须”、“必然”要冲破那个玻璃顶,而在此之前的所有努力,事实上都是为了那一刻在做准备。
感
1、在国企单位,‘磨洋工’自己也感同身受,曾自以为聪明地认为‘自己少出了一份力就是赚到了,单位时间内的售价提高了’,现在感觉被啪啪地打脸。
2、吴军说过:’很多人之所以成不了大气候,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机会不行,而是因为见识太窄,导致目光短浅,对自己一点平庸的成绩自得意满,过早选择安逸的生活,停止了奔跑。‘只因这看不见摸得着的玻璃顶,让自身只在乎那可能并不起眼的成绩,自得意满,最后不得不选择安逸的生活。
思(行)
1、现在既然认识到这点,就要努力去挣脱这个枷锁,突破这玻璃顶,那么应做些什么呢?
1-不能再有‘磨洋工’的念头,靠赚取单位时间内的售价是最不值得的。
2-不再去推卸责任,尝试多去承担一份责任,在行动的过程中,给自己做好监督,去挑战自己才能发现意外的惊喜。
3-‘寻求单位时间内的售价’是典型为老板打工的思维,而想突破这看不见摸得着的玻璃顶,必须要剔除这种错误式思维。意识决定行动,当自己的思维出现了问题,可能再怎么努力都是白搭。
4-李笑来一直在强调:‘时间就是力量,知识就是金钱’,认识到现在的所思所做是在为将来做好准备,不亏待时间,做一个正确的时间买卖人,不断地成长,经过实践的沉淀,终将会得到最大的回馈。
2、不亏待时间,正确的时间买卖,就要警惕自己:千万不要掉进瞎忙碌的坑,而且这掉坑的机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自认为的充实、忙碌,最后进行总结的时候,尤其是在年末,离梦想又远了一步的恐惧焦虑感只会增加。
也许我们曾经都是在‘瞎忙碌’的状态中,我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做成任何有意义的事;很长一段时间焦虑感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答案……
也许现在的我们正在从‘瞎忙碌’的坑里努力地往外爬,最终不得不、必须、也必将突破这道屏障。
---概念33:时间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