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我们迎来了 “十四五” 规划收官与新规划谋划的重要节点。福建省省委书记周祖意的讲话,为我们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指明了前行方向,也为我们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推动发展提供了清晰思路。
于乡镇基层而言,我们是政策落实的 “最后一公里”,是直接与群众面对面的服务者。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的进程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既是使命,更是责任。这要求我们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者立足岗位实际,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推动共同富裕、增进人民福祉贡献力量。
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乡镇,许多居民对社会保险的认知有限,参保意识不强。我们要主动出击,通过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如乡村广播、集市宣讲、上门讲解等,让群众了解社会保险的重要性和益处。针对农民工、灵活就业人群和新就业形式人员,我们更要深入了解他们的工作特点和需求,为他们量身定制参保方案,简化参保流程,扩大参保覆盖面。同时,持续关注待遇保障水平的提升,完善动态调整机制,让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社保带来的安全感。
加强对重点群体的救助帮扶,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乡镇,困难群众、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帮助。我们要建立健全精准的救助帮扶机制,深入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及时给予物质援助和精神支持。优化基本养老服务供给,在乡镇建设更多温馨舒适的养老服务设施,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老人活动,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完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和学业支持,为他们创造健康成长的环境。
发挥党派群团组织作用,能让我们的工作如虎添翼。在乡镇,各种群团组织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我们要积极与他们合作,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借助群团组织的力量,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需求和群众意愿,开设实用的技能课程,帮助群众提升就业能力,增加收入。同时,群团组织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群众的呼声诉求,我们要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将群众的意见反馈给上级部门,为制定更符合群众利益的政策提供依据。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或许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宣传工作可能会遇到群众不理解、不配合的情况;救助帮扶工作可能会因为资金有限、资源不足而难以满足所有需求。但我们不能因此而退缩,要以更加坚定的决心和信心,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可以整合各方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到乡镇基层劳动保障工作中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作为乡镇基层劳动保障所的工作人员,我们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新的征程中,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谱写新福建建设新篇章贡献乡镇基层的力量,让每一位群众都能在我们的努力下,享受到发展的成果,感受到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