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在上大学之前你就听说过这样的话:
“上大学一定要进学生会”
“大学多参加几个社团,让生活充实点”
“加入学生会可以锻炼你的能力”
“加入社团可以拓展人脉”
........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大学到底要不要加入学生会?”
因人而异,视情况而定
首先,你必须要清楚你是一名大学生,你来这里是为了什么?大学生的最大责任,最基本的事,最重要的是 把你的专业课学好
其次再考虑要不要加入学生会。
在大学期间最常见的就是这几种状态
①学霸+奖学金+保研或者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大公司签走了
②不挂科|+逍遥自在+等毕业工作
③挂科+补考+追剧打游戏+毕业慌慌忙忙还找不到工作
④想在学生会有所作为的
你要清楚你是想成为哪一种人?
99%的学生都很被动,这其中只有1%的想去锻炼自己,想去争取这个主席或者部长。
那么加入过学生会的都有过什么感觉呢?
一开始的时候觉得挺好的,能够学到很多东西,认识很多人,朋友多了路子就多了,后来发现这些朋友都是泛泛之交,东西没学多少,课就逃不少
部长让你干啥你就得干啥,一条信息,不管你在干啥你都得来
值班的时候要给老师接水擦地开窗通风,遇到学长学姐还得点头哈腰问好
一条@全体成员,你就得去开会,半个小时等齐人,半个小时等负责人,然后10分钟就讲完了,明明群里说一声就可以的事,非得开会。
大冬天的叫我们周末早上7点在操场开会,什么时间点不好非得早上7点,去哪开不好要去操场.....
事很多,经常要逃课,期末还没时间去复习
男女比例比自己的专业协调,好找对象
终于进入学生会那一刻感觉自己头顶有顶帽了,走到哪里都带风,毕竟学生会不好进......
想着进去认识更多的学长学姐,结果人家还不鸟你
本来加入学生会想可以丰富自己,后来发现我的能力没有办法在学生会和学习之间平衡,后来就退了
.........
大部分人上一段时间大学之后就会发现真的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样
刚上大学那会我也是这样,觉得学生会能锻炼人的能力,还能提前学习为人处事也挺好的,所以一开学我就填了申请表,等到面试那天还到外面的服装店借了一套西装,那时候我们借普通西装一天80(我的生活费只有1000)还好我顺利地进入了学生会的纪检部
进去后我才发现,那些学长学姐变得不如纳新时那么热情好说话了,部长都是以命令的口气说话,有一回,我们纪检部被通知开会,那时候我们班级在组织填写档案,因为我有更改痕迹,要重新填写。导致我那次开会迟到了一分钟,我一进门,所有人都在看着我,部长当着所有人的面数落我“你不知道开会不能迟到吗?”我就给她解释,结果她说:我不管你什么原因,1000字检讨。”
我当时觉得既委屈又丢人,当时就想说我不干了,可你要是真这么说了,你就会被扣学分,那么,你会有疑问:不管什么原因,难道上着课都要过来开会吗?是的,没错,你就是要逃课或者向任课老师请假。我身边很多同学就是这样,经常要逃课,结果挂科了,等下学期补考。
后来,我实在没有办法受得了部门里的勾心斗角和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作风,我果断退了,部长要求我写5000字的辞职信,一式三份。三天内上交,我那三天几乎是上课抄,下课抄,回宿舍还得抄。但对比起在部门什么也学不到还浪费时间,这不算什么。
据我所知道:目前很多大学的学生会官僚风气以及形式主义非常严重。很多人都无法适应,但是有些人就很吃得开,很多同学在学生会有些权利的私底下都不太招人喜欢,那当然,也有少部分人懂得分寸,不招人喜欢也不惹人讨厌。
我举个例子:我们的副部长,和我们学院的团支部的书记关系打得非常好,有一回我在餐厅吃饭,看见她和书记还有几个同学在吃饭,特别的淡定自如,一点都不像师生和上下级的关系。听说她现在已经是预备党员了,但是她的名气在校园里有好也有不好,管理起来像个领导,特别严格,对于那些好学的学生来说,这个副部长给他们带来一个比较安静的晚自习时间,觉得这个干部还不错,但对于那些晚自习在打游戏,玩手机的人来说,就是一个“魔鬼”,所以也就得罪了那些不学习的人了。
还有我们学生会的主席,是临床五年制的,大三当上主席就在迎新典礼作为学生代表讲话,大四那年暑假就被临床医学院的老师动用自己在医院的关系到省会的三甲医院观察和学习,还可以进手术室观察手术过程。
这两人都太牛逼了
但是,这些只是个例,大部分人是没有办法在学生会和学习之间平衡的。如果你真的要加入学生会,真的想在学生会有所作为,那你就参加。不过,你也要做好被淘汰的准备,哪怕你努力了,也不会有回报。这可能和你的能力没多大关系,因为学生会也会有黑幕,我更建议那些性格圆润的人去,不然有时候真的会很委屈自己,不过,锻炼能力嘛,你就当锻炼一下你的心理承受力以及承受挫败感的能力。
要是那些想要锻炼自己,性格比较内向,容易面红,心理承受能力差的,你们加入学生会或者你现在已经在学生会了,你要多留意一下身边的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如果你的部门像我的一样,勾心斗角的,别纠缠别挣扎了,果断退出吧,要是你部门的人都挺好相处的,那你就积极点,大方点,慢慢就会不容易害羞或者脸红了。
如果你担心耽误自己的学习和考证或者考研考公的,那就果断点,退了吧,毕竟这些比学生会重要,以后你就业的时候人家HR更看重的是技能证书和在校成绩,至于你是否担任过部长、主席,这一点都不重要。除非你是富二代或者有你有家庭背景,不然到最后还是得靠自己。
但如果你是那种学习很好,各方面能力都比较强,平时也没什么好做,还没对象的,又想挑战一下的,那就随意。
如果你看到这还在犹犹豫豫,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又想跃跃欲试的,那么,我还是不建议你加入的,因为这部分人往往都不会在学生会走到最后,因为你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也没有明确的方向,更没有明确的动力。所以过了一段时间你会发现这和你预想的有点不一样,然后你就会中途退出,这期间你就是白干了。没有影响到你的学习还好,就当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但要是影响到你学习,那真的的得不偿失。
那么什么是明确的目标呢?
举个例子:
我认识一个学姐,她高考的目标是中国四大名校,最差也要上985,但是高考失利了,去了一个211,父母不允许她复读,有一次和她聊天,她说她没有加入学生会,只进了一个社团。我当时就很疑惑像学姐这么优秀的人怎么会不进学生会?而且只进一个社团。
后来她告诉我
“时间不是很允许,因为每天上课后还要去图书馆学习课外的知识,晚自习前还要去跑步锻炼身体,每天晚上还得写当日总结。她已经有了明确的计划了,努力学习,争取在大三拿到交换生的名额和大四的保研机会,如果可以的话会去留学,看看外面的世界,至于学生会社团嘛,权衡利弊,加一个自己喜欢又适合自己的就可以了”
我也见过她的计划本,广到未来的七八年,细到每一天的每一个时间段。
果然,优秀的人总是会有超前的计划,也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也很清楚自己不加入学生会的其余的时间用来做些什么。现在她已经在剑桥大学留学,她的导师想把她留下,但她决定学有所成就回国。她没有参加学生会,也没见得她学习以外的能力比谁差。
又或者是你喜欢的人在学生会,你想去追她,追她就是目的,如果你追到手了,又觉得学生会没什么意思,那你就可以退了。
为什么进过学生会的人都会如此讨厌学生会?
因为很多人都搞错了一件事,成立学生会,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服务学生,而不是破坏同学之间的关系和浪费大家的时间,而且,不要太相信学生会真的能够锻炼人的能力,因为大家都是这年纪,也是第一次上大学,都不太具备真的有处理实际社会问题的经验,但是又渴望学生会给他们带来所谓的名利,结果就变成了三分能力尚未成熟,七分姿态倒是栩栩如生。
最后你必须清楚一点:你爸妈省吃俭用的花这么多钱送你上大学是想你学有所成,而不是希望你去给别人跑腿拍马屁受委屈的。
都是很不容易考上的大学,谁都是第一次,谁都是只有一次,好好规划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和今后的人生比什么都强。不管这个大学你喜欢与否,你要知道再好的大学也有渣子,再烂的大学也能出人才,不是大学决定你的未来,而是在什么样的大学,什么样的环境,你都知道你要成为哪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