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

  吴起,大约生活于公元前440年到前381年,是战国初期卫国左氏人,也就是现在山东曹县北人。他是著名的军事家,著有《吴子》一书,他曾经师从左丘明的弟子曾申。

  在这里我们要说一下,我国最早的军事著作应该是孙武著作的《孙子》,还有后来的吴起的《吴子》,《尉僚子》等等。等到北宋神宗时期才健全了武学制度,每年招收武生,练习兵法,演练武艺,三年后考试,按等第授官。后来到了1078年到1085年,朝廷颁布了《武经七书》,作为武学和武举的统一材料,《武经七书》包括《孙子》、《吴子》、《司马法》、《六韬》、《尉僚子》、《三略》和《唐太宗李卫公问对》。这是军事学术史上的一个创举。

  吴起家境非常富裕,他经常周游列国,整日舞刀弄棒,同乡人都讥笑他不务正业。吴起非常愤怒,杀死了嘲笑他的三十多人,然后咬掉手臂上的一块肉,和母亲告别,发誓说:要是不当上大官,我绝不回家!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吴起这个人脾气暴躁,无法容忍委屈,受不得激将,也为后来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吴起从东城门跑到了鲁国,拜孔子得意门生曾参为师,学习儒术,日夜苦读,渐渐学有所成。有一次,齐国大夫田居出使鲁国,遇见了吴起,交谈之后,非常赏识他,就把女儿嫁给她为妻。

  过了不久,吴起听到了母亲去世的消息,本想回家奔丧,但是想到自己的誓言。吴起仰天长啸了三声,就立刻停止擦掉眼泪,继续埋头苦读。吴起的老师曾参以孝道闻名于世,看到吴起如此不孝,认为他品德很差,就立即把他赶出门。

  当时的国际形式是,各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吴起看到这样的情况,就放弃了儒术,学习兵法。经过三年的刻苦学习,终于学有所成,鲁国国君任命他为大将。

  有一次,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国君想任命吴起为大将,但是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因此迟疑不决。吴起知道后,回家杀了妻子,然后把妻子的头颅献给鲁国国君,表示自己和齐国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史称杀妻求将。从这里可以看出,吴起这个人内心只有功名利禄,为了这些不打目的誓不罢休。

  鲁国国君看到后大惊失色,只好任命他为鲁军统帅,率军与齐军作战。吴起治军非常严谨,与士卒同甘共苦,士兵们都愿意听她的命令。

吴起率军到了前线后,没有立即同齐军作战,而是把精锐士卒都隐藏起来,而是让那些老弱病残来回巡逻。吴起又派人到齐军军营去谈判,齐军果然中计,以为鲁军不堪一击,根本不敢和齐军打仗,就放松了戒备,吴起看到这种情况,率领精锐士卒乘机进攻,齐军毫无防备,一触即溃,大半被杀,吴起得以凯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