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被一个节目感动了。
这大概是我第一次在看了剪辑版之后,连续三天晚上8点守着手机追踪点评版的节目。
节目叫《长谈》。
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对锤子手机创始人罗永浩的一次采访节目。这个节目有很多创举,史上最长的电视采访(长达8个半小时),几乎一刀未剪。采访的人是老司机,问题层层深入层层剖析;被采访的人也够真诚,坦诚面对所有问题,一点一滴毫无保留。
//
两个男主角本身都是传奇人物。
罗振宇,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主持人,本着死磕精神,连续四年每天早上在微信公号上发布一段60秒语音,风雨无阻。创办《得到》,立志做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笼络了大批头部知识资源。
罗永浩,第一代网红,段子手,做过新东方英语老师,开过英语培训机构、牛博网,2012年创办锤子手机。很多人不看好他,觉得他就是来玩的,一个相声演员怎么做手机?也有很多人期待他成功,觉得他代表了一类人的梦想。他说他要做东半球最好的手机,很多人称他为“乔布斯在中国的转世灵童”。
这样的两个网红面对面,从一开始就是令人期待的。
//
我原是被噱头吸引过来,却在看了节目十分钟后对这个采访肃然起敬。
它刷新了我的很多认知,对这个世界,对身边的人,对我的工作都有了新的理解。
【见所见,所见非真见】
以前也听过这句话:你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你所听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以前只是知道这句话,但直到罗永浩慢慢地说出当年的网红段子背后的故事,我惊呆了:
原来,即使你看到的听到的是事实,但因为你并未了解事实的全貌,你所得到的信息、对一件事一个人的判断可以完全错误。
比如,罗永浩做新东方的英语老师时,有人把他课上偶然说的几句话拍下了剪辑放上网,一夜之间,他莫名其妙地因为“彪悍的人生不解释”这些所谓经典语录成为网红,形成了彪悍、忽悠的公众形象。
可当他认认真真坐下来,在镜头前说起他自己,你会发现这是个跟公众眼里的形象很少重合的人。
他很真诚,扎扎实实做手机;他不是为了赚钱去做手机,而是因为真的喜欢;他有很强的审美自觉,他说要做东半球最好的手机不是凭空吹嘘,而是真的在背后踏踏实实地研究工业设计,研究人机交互好多年。
有那么一刻,你会怀疑起你平时接触的所谓公开真实信息有多少是真实的。
见所见,所见非真见;闻所闻,所闻非真闻。
人类在千百万年的进化中形成了下意识判断的本能。原始社会中当人类老祖先在丛林里看见一只老虎时,必须立刻判断危险,然后迅速跑开;那些需要在原地好好想一想的大概都已经被老虎吃了,也就没这样的基因传下来了。
但现代社会,即使只是一个人,也有太多的面向,不同的关系。我们不能再只凭本能行动了。面对一件事,面对一个人,不要轻易凭有限的信息就下判断,要么尽可能充分了解信息,要么学会辩证地看事物。
无论如何,不武断。
【人是可以不断迭代的】
有句古话,三岁看老。说的是一个人现在是什么样,未来大概也差不离。
这话放在农耕社会,是有道理的。但在知识信息更新周期已从18世纪的80年缩短为3年的现代社会,即使是70岁,也难看老了——比如79岁凭一身肌肉走T台爆红网络的王德顺爷爷。
现在是真正“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的时代。
//
罗永浩原来是一个英语老师,后来还开了英语培训机构。他是中国第一代网红,大家以为他就是个相声演员。
所以当他说要做手机时,连他的好朋友都觉得不靠谱。
可从T1(第一代锤子手机)开始,他就开始一遍一遍地刷新旁人的认知。
如锤子某副总裁说的,老罗用真实经历告诉我们,不是你以前是什么样的人,你就只能一直是什么样的人,你可以通过学习不断改变。
用个时髦的词,就是你可以不断迭代。
//
这是我看《长谈》感受最深的两点。
而我收获的远远不止这两点。
或许,你可以收获与我完全不同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