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荼靡花和要要
2020年冬天,深灰色的云团沉甸甸地压着城市天际线,寒风裹挟着细雨拍打着我的外套。刚从精神科复诊归来的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在小区里机械地踱步,疲惫与无助像无形的网,将我困在情绪的泥沼深处。那时的我正陷在心理咨询的拉锯战里,三个月换了三个咨询师,每次坐在诊室的沙发上,都像被剥去一层皮。
第一个咨询师总爱打断我,说"你这不算什么,我当年比你难多了";第二个听完童年阴影就匆匆定论"你就是缺爱型人格";第三个倒是耐心记录,可当我颤抖着描述幻听里的咒骂声时,她瞳孔骤缩的样子像根冰针,瞬间刺穿了我仅存的勇气。我被迫一次次把结痂的伤口撕开,那些腐烂在心底的秘密被反复审视,却始终等不到真正的救赎。
再过几天就是生日,手机购物车里躺着猫砂盆和逗猫棒——我满心期盼,或许一只毛茸茸的小生命,能驱散我心底挥之不去的阴霾。我的房间早已成了密不透风的堡垒,两层厚重的窗帘把阳光拦在外面,即使正午也暗得像黄昏。房门永远反锁,门把手系着的红绳都磨出了毛边,仿佛这样就能和整个世界隔绝。
拐过单元楼转角有个小桥,寂静的灌木丛突然传来窸窣响动。一只瘦骨嶙峋的奶牛猫窜了出来,凸起的脊椎在黑白交错的皮毛下清晰可见,琥珀色的眼睛蒙着层水雾,像是藏着无数委屈。"咪咪?"
我试探着轻声呼唤,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它愣了一瞬,随即"喵呜"一声回应,主动蹭上我的帆布鞋,粗糙的舌头轻轻舔着我冰冷的指尖。当它迈着小碎步,跟着我走进家门,蜷在沙发上发出满足的呼噜声时,我知道,命运已悄然埋下治愈的种子。
相伴:毛茸茸的救赎
次日,我带着它来到宠物医院。医生仔细检查后,笑着说:"四个月大,很健康的小姑娘。"我为它取名乖乖,寓意着她能乖乖地陪伴我。从那以后,每个清晨都成了最温暖的期待。乖乖总会用温热的身子轻轻拱醒我,用鼻尖亲昵地触碰我的脸颊,随后叼来逗猫棒,眼神里满是期待,尾巴在晨光中欢快地摇晃。
咨询回来的日子依旧难熬。上周从医院出来时,咨询师那句"你应该更积极一点"像魔咒般缠着我。我跌跌撞撞扑进家门,反手锁门时指节都在发白。拉严窗帘的瞬间,世界陷入彻底的黑暗,我一头栽倒在床上,被子蒙住脑袋就开始发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喉咙里堵着化不开的酸涩,那些被强行剥开的伤口在黑暗里隐隐作痛。
"喵——"房门被轻轻挠了两下,声音细弱却执着。我没力气回应,只是把自己缩成更小的一团。挠门声越来越急,带着点焦虑的短促节奏,像在敲我的心门。终究是抵不过那份执着,我摸索着拉开门闩,一团毛茸茸的小东西立刻挤了进来,在黑暗中准确地跳上床,踩着我的脚踝一路走到枕头边。
温热的小身子蜷成毛球,很快发出均匀的呼噜声。那声音像细密的雨丝,一点点渗进紧绷的神经。我试探着伸出手,摸到它柔软的肚皮,掌心立刻被小爪子轻轻按住。冬天的寒气似乎都被挡在了外面,怀里的温暖顺着血液流遍全身,那些翻涌的黑暗竟慢慢沉淀下来。
当抑郁情绪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或是幻听带来无尽的焦虑时,乖乖就安静地卧在我的膝头。它毛茸茸的身体带来的温暖,一点点熨平我心里的褶皱,而它那均匀的呼噜声,成了这世上最治愈的白噪音。有次病情反复,我蜷缩在地板上痛哭,它急得在我身边转圈圈,突然跳上茶几拍倒水杯,水流漫过地板的声响竟意外让我回了神——它在用自己的方式,把我从黑暗的漩涡里拽出来。
然而,平静的日子被一场意外打破。那天从咨询室回来,我习惯性地喊"乖乖",却没得到往常雀跃的回应。房间里空荡荡的,窗帘缝隙漏进的微光里,只有灰尘在漂浮。心猛地沉下去,我跌跌撞撞冲出家门,终于在楼下灌木丛里听到微弱的呜咽。
它右后腿高高悬起,不敢着地,看到我时琥珀色的眼睛里滚出泪珠。我抱着它狂奔,雨水混着泪水模糊了视线,骑着电动车听着它的哀嚎一直赶到宠物医院。X光片上那道狰狞的骨折线,比咨询师任何尖锐的提问都更让我窒息。诊疗台上,它浑身瑟瑟发抖,却还是挣扎着朝我伸出爪子,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原来我早已不是在单方面被治愈。
接下来的半个月,我暂停了咨询,所有精力都用来照顾乖乖。跟着视频学做猫饭时,刀划破手指也没察觉;整夜守在笼子旁,听着它因疼痛发出的哼唧声,比幻听里的咒骂更让人心碎。它在笼子里关得焦躁,爪子挠得血肉模糊,我捧着它受伤的脚涂药膏,眼泪滴在它毛茸茸的背上。
乖乖似乎懂得我的焦虑,换药时不再挣扎,反而用头轻轻蹭我的手背,像是在安慰我。有天深夜我趴在笼子边打盹,感觉有温热的小舌头舔我的耳朵,睁眼就看到它踮着三条腿站起来,努力把脑袋伸进我怀里。当医生终于宣布它开始康复时,乖乖歪着脑袋,冲我晃了晃恢复活力的小爪子,那一刻,我突然有了重返咨询室的勇气。
如今的乖乖早已活蹦乱跳,如果加上前它没遇到过我的那四个月的话,她要有五岁了,算是一只中年猫了,但它还是很活泼好动,医生说奶牛猫都这样,时不时就上演一场猫在前面飞,人在后面追。清晨拉开窗帘时,它总会抢先跳上窗台,在金色的阳光里舒展身体,肚子上的绒毛被照得透亮。我早已不再需要两层窗帘的庇护,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地板上,映着它追逐光斑的影子,像一幅流动的画。
上周去见新的咨询师,结束后我没有立刻回家,而是在公园长椅上坐了很久。阳光落在脸上暖暖的,口袋里的手机震动,是家里监控发来的提示——乖乖正蹲在门口,尾巴扫得地板沙沙响。回到家推开门,它像颗小炮弹冲过来,后腿蹬在我膝盖上,把毛茸茸的脑袋埋进我颈窝。
曾经那些以为无法跨越的黑暗时光,在无数个与乖乖相互陪伴的日夜中,渐渐化作了温暖的回忆。它依然爱调皮地把身子横在我和电脑屏幕之间,用毛茸茸的脑袋轻轻拱开我攥着药瓶的手,每天晚上都来我房间提供陪睡服务。
之前乖乖来我家第三年纪念日那天,我拆了最后一层窗帘。阳光涌进来的瞬间,乖乖纵身跳进光海里,转身时琥珀色的眼睛亮得惊人。我知道,我们都在彼此的生命里,完成了一场盛大的重生——它从流浪的小猫变成被宠爱的宝贝,我从蜷缩在黑暗里的人,变成能坦然拥抱阳光的人。
这种双向的治愈,不是谁拯救了谁,而是两个孤独的灵魂,在相互依偎里,找到了对抗世界的勇气。就像此刻,它趴在我正在打字的键盘上,尾巴扫过"治愈"两个字,留下一串带着体温的字符。
岁月无虞,未来可期。在千万生命之中,与乖乖的相遇是最浪漫的诗意。它用柔软的肉垫和温暖的呼噜告诉我:生活总会有不期而遇的唯美与奇迹,那些看似困顿的时刻,或许正是命运安排的惊喜伏笔。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希望,勇敢前行。
世界之大为何我们相遇,生命的相遇从不是偶然。乖乖穿越寒风来到我身边,用它的温暖教会我,治愈从来不是单方面的救赎,而是两个生命在黑暗里相互舔舐伤口,最终一起走向光明的旅程。
备注: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庭情况都不一样,因此,文章中的分享,仅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