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做一个快速而清晰的总结:
我们把孩子偷的行为分成三种心态,一定要搞清楚他们下午背后的原因:
第一种——满足欲望,这个太正常了,每一个小朋友或者家长都无法避免有这种欲望。
第二种——逃避责罚,比如说偷偷上网玩游戏被抓到现行,却不承认,还说谎,这个不能说是恶劣的道德,只是一种求生的本能。
第三种——违反规则,他明确知道这个规则,却一定要做这个事。
这三个加起来,就是家长特别害怕的孩子的表现。
别担心,我们有以下的相应的纠正的建议:
⒈要放松,给指导。
遇到孩子犯错,先放宽心,因为这个行为并不等于贼!
孩子因为这些事情真的变成贼的概率太低了,所以遇到事情不要过于紧张,不要太火冒三丈。
同时,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给予正确的指导: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
⒉搞清楚孩子的欲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制定好规则的情况下,能满足的可以满足他。
⒊重复建立行为规则,孩子不是说一次两次就能接受的,要多次重复才行。
千万不要因为觉得孩子的事小而置之不理,一旦打开缺口听之任之,很容易出现破窗效应。
虽然孩子的行为未必有那么严重,但也要有相应的反馈。
所以,当发现孩子在做偷偷摸摸的事情的时候尽量做一次不生气、高维度的指导,引导孩子把所有心里话都说出来并能让他们接受事实、承认错误,
然后家长心平气和地表示满意、理解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