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跑为上策!
370多年前,李自成率领农民军浩浩荡荡进了北京城,逼得崇祯皇帝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得已下赐死妻子、送走儿子、刺伤女儿,后朗朗跄跄来到万岁山的歪脖树下,一根白绫自缢殉国。
有道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何必非要和老槐树过不去,为啥不跑?若跑,当年的崇祯能往哪里去?
一些神话题材的古装剧中,有一种“时光逆转”的神功,让那些生前或前半生留有遗憾的人,借助逆转的时光隧道回到从前去完成未了的心愿。作为一个物理学上抽象的概念,“时间”的方向永远是:向前!向前!岂有“逆转”之说。
好在,苏州平江路上一家有着文艺范儿的店面前,有心人巧妙的设计了一个“时间逆行”钟表,让来往的游客,在漫步这复古的平江路时,穿越苏州的旧时光,来体悟姑苏名城的千年文明。这里,借助这样的钟表将时间倒转回300多年前,看看四面楚歌的崇祯帝,还有那些路可选?
《诗经》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不过,1644年的明朝疆域还真不是崇祯帝一个人地盘。
据史料显示明朝强盛时期,其所辖疆域曾达到900多万平方公里,到了明中后期,各地起义不断,一些团队大的组织的建立自己的政权,明统治者的地盘在日益缩小。
1644年的全国形势,关外东北的辽宁、沈阳一带被满洲人占领着,陕西、河南一带已经是李自成的地盘,湖广被张献忠占有,只有江南区域的大部分地盘还没有被瓜分。
不跑,或战或和
从战的角度考量,明朝后期,军队粮饷不足,士兵没有战斗力,胜算渺茫。
和,面对农民军、女真势力的日益壮大,崇祯帝和其臣僚曾考虑过议和之策,特别是同满人。崇祯皇帝简直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内心希望议和,但又投鼠忌器,只是曾暗中支持那些有议和举动的官员。
第一次:默许杨嗣昌的议和举动,结果消息走漏,那些以与满人议和为耻的官员,纷纷上书弹劾杨的行为,碍于颜面的皇帝明知杨嗣昌的行为可以给到明朝喘气的机会,却还是不敢公开支持,后来上任的兵部尚书卢象升,一个坚决的主战派,在那些意气书生的反对声中,明朝丧失了首次议和的机会。
第二次,大约在1642年,洪承畴投降了清廷,卢象升也战死了,崇祯帝又考虑到议和,就派陈新甲暗中操作此事,没有不透风的墙,一来二去,此次议和被传的沸沸扬扬,苦撑的崇祯帝因恼怒陈新甲泄密将其处死,一则平息朝堂上的风言风语,二则还是为了面子吧。第二次议和也无疾而终。
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吧,议和之路被文臣和崇祯的颜面堵死了,打又打不过,跑总行吧,要跑只能到南京,朱棣将都城搬到北京后,南京的办公制度一直保留着,去了南京忍辱负重卷土重来也未可知呀!
于是,朱由检又旁敲侧击的探听陈演、魏藻德一些大臣对迁都南京的看法,真不晓得,这皇帝是怎么想的,刀都架在自己脖子上了还在磨磨唧唧的矫情。
在1449年,朱由检的祖辈英宗皇帝朱祁镇草率亲征兵败被俘,京城内群龙无首,仓促推举朱祁钰称帝,就有大臣提出南迁之说,于谦力排众议坚决反对,再提者“杀无赦”,结果无人提迁都之事,同时此时的明朝根基稳固,大家齐心协力保住了大明江山。
今天那个大臣还敢吃螃蟹叫嚷着南迁,即使是崇祯帝的想法,谁又能保证他不会秋后算账找个替死鬼,议和的陈新甲下场不就摆在那里嘛。
自始至终,崇祯帝也没从这些人口中套出支持南迁的念头,都是口若悬河的喊着要和敌人拼个你死我活,誓死为君绝不南迁。眼下的明朝风雨飘摇拿什么跟人家拼,事实上这些食君之禄的臣子在国家危亡之际想着自己的后路,哪还管什么皇上。
南迁,最终也被崇祯自个儿、满口仁义道德的大臣给“作”死了
天下之大,不是没有一个皇帝落脚的地儿,是这些能跑的路都让他自己给堵了
等到李自成大军进了北京城,崇祯帝如梦方醒,命是自己为啥要和别人商量,赶快拿着三眼枪骑上马跑,可惜晚了,皇城被围个水泄不通除了一个地方其他无路可跑。
猜想,此时他悔极了、恨透了那帮大臣,又能如何?
当所有可跑的路被堵死后,只有那颗老槐树等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