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每周二参加读书会,当读书会要开始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时间,早上6:30—7:30,正好是我叫孩子起床,陪孩子吃饭,送孩子上学这一系列的事情的时候。我纠结要不要加入读书会,想要更多的学习,所以就加入了。
第一天没有洗脸,没有开摄像头,很多人和我一样,没开摄像头。是的,听也是可以的,不影响我弄孩子,一边弄一边听。有几次我六点起床把孩子的早餐提前弄好,叫她起床自己收拾,然后我一个人在我房间听读书会的。
今天早上的读书会,我把手机放在餐桌上一边听一边陪孩子吃饭,孩子边吃早餐边拿过去看了一眼,正好是乐悠老师在读宗仁波切的一段很有哲理的内容,孩子也听的很认真,我以为我要把孩子送到学校才可以安心独自学习的想法改变了,这个时间段孩子正好也是可以和我一起听读书会的。
我看见孩子听的很认真。
和孩子共同学习我发现也能更好的沟通。而这种学习不需要是强迫式的,是在我学习的时候孩子会产生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你学的是什么,我就会分享给她一些东西,保持一种接纳和敞开,但不强迫,孩子就会被影响。
我以前在网络上的学习模式就是找个人带孩子,不要打扰我上课,这样我才能放松 ,但凡孩子在我上课的视频里出现或者房间有孩子的声音,我都会很紧张,害怕被老师说,认为我学习态度不认真。
所以我每次在网络上上课也都是端端正正像在学校课堂里一样,坐在某个固定的地方,不被家人打扰,进入课堂。这样我才能更放松的学习。我的这个模式也会在无意识中出现,就比如这次读书会之前的那些想法。
可是后来我在上吉利根博士催眠疗愈师课程的时候,我看到有妈妈怀里抱着孩子,肩上还爬着孩子,孩子还在叫,妈妈和孩子都不紧张,而且还和老师提问,孩子也在镜头里调皮,吉利根老师还会和孩子打招呼,还会逗孩子玩,一种很松弛的学习状态。我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那份允许和接纳 ,也是对自己的允许和接纳。这种和谐和放松以及对混乱状态的接纳本身就是我们在催眠疗愈中要学习的,内在越和谐,外在就越不会构成干扰。我想她的孩子也因此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内容,也会因为和妈妈有共同的老师也能更好沟通。
生活总是会混乱的,你无法预知那些混乱来自哪里,在混乱中能够保持自己的稳定,是一种能力。
吉利根博士在讲课的时候,总会提到他的狗,他的狗有时候把他麦克风的电线挂住了,他简单跟狗说几句话处理好之后说我们来继续。当我们看到一个世界催眠大师课堂如此放松的时候,我们也会对自己少了很多的评判和接纳,而松弛没有让事情变糟,反而是一种疗愈,或许也是更多的可能性。
就比如当我紧绷的时候我觉得我没准备好,我就不会参加读书会,我也就会错过了和孩子一起参加读书会的发现。
保持内在的松弛感,或者是保持外在的规则感,最好的状态是根据需要自如切换。能自己接纳也能约束自己,因环境和需要而改变。以效果为导向。
几天前我也给孩子制定了一些行为上的规则,比如什么时候看手机,什么时候要睡觉,她开始也是很抗拒的,也闹脾气,但是因为看手机影响到了她写作业的时候急躁和想快快写完去看手机;也影响到了一直拖延时间想看手机不想睡觉,所以我允许她难受,我允许她有情绪,当我接纳她的情绪的时候,我反而就不会被她的情绪所影响而改变我的立场。就好比那个妈妈怀里抱着孩子,肩上爬着孩子,但不影响她要学习,这需要内心对自己和对孩子都没有评判,当外在混乱的时候,接纳如其所是就是稳定住自己的内在。我说“你是一个很好的孩子,但是看手机我还是要限制一下的,因为影响学习和睡觉。”
我问她“你是周一到周五不看手机,周六周天看手机;还是18岁以前都不看手机,你选择哪一个?”她说周末看手机。接纳孩子的情绪但依然设定规则,很容易的解决了周一到周五孩子看手机的问题。连我自己都很意外 ,她在情绪很激烈很难过的时候还能快速做出选择,而且没有对这个选择有愤怒的情绪。
我反观我之前限制孩子手机的几次操作 ,就是对她看手机有很多对她这个人的评判,对她这个人有很多不接纳,而她对我的规则总会很愤怒。
是的,要求孩子改掉某个行为,一边评判她这个人,一边给她设定规则,如果孩子遵守规则就是承认了她是个有问题需要被改变的孩子,孩子会被放进双重束缚:既我不能看手机,我还是个有问题的孩子,她就会很难受,情绪也会很激烈。
实际上孩子这个人和孩子要改变的行为是两回事。
当我觉察自己,这次我说我制定这些规则不是觉得你不好,我一直觉得你是一个好孩子,你这个孩子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行为上我还是要有一些规则的,这是为了让你更加健康和人生更有意义。你是一个好孩子这是你的身份,我规定的是你的行为,这两者是不同的。她“嗯嗯”的回复着我,表示她理解。我知道她能听懂我的话。
我们内在系统要给自己爱与接纳,是对我们的身份,但在外在世界要遵循一些规则,是我们的行为。当我们能够在内在系统对自己对孩子有更多接纳和爱的时候,我们的外在系统的规则就会少一些用暴力的约束,反而更容易谈论规则,因为没有评判,没有因为谁不好要改变,而是为了实现我们的一个正向目标,所以我们有些事情和行为需要被调整,反而更容易接受。
如果孩子有改不了的行为,和我一样,不妨试试先接纳和认可这个孩子,肯定孩子身上可以被肯定的部分,然后再设定一些可执行的行为界限,也许孩子就能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