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一万小时法则太远,先试试100小时 -100天打卡之DAY44-<优秀到不能忽视>卡尔·纽波特
字数:1540
001 一万小时法则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的畅销书《异类》中说道:要在某项复杂任务上表现卓越,就需要进行时长至少达到最低限度的关键练习。这个观点不读出现在专业技能的研究中。事实上,研究者们已经确定了一个造就真正专家的神奇数字:10000小时。
其他的研究也表明,要成为一名大师,至少要花约10年时间。算一下平均每天练习2-3小时,一年才有可能到1000小时,10年才能到10000小时,这么算下来其实还是蛮夸张,挺有压力的。
002 刻意练习
这是指:一项通常由一位老师所设计的、以有效改善某一个体的某方面表现为唯一目的的活动。它要将自身能力拓展到舒适范围以外,然后不断接收反馈。
而如果不是这样,假如只是努力工作,那么你很快就会来到一个‘绩效平台’,之后便无法取得任何进步。
2007年,史蒂夫·马丁与查理·罗斯的访谈中这样解释自己学习班卓琴的策略:“我当时想,假如一直坚持,那么总有一天我就已经弹了40年。任何人只要40年都坚持做一件事,就会相当擅长这件事。”
刻意练习需要突破舒适区,积极接收真诚的反馈,并耐心的坚持与努力,就会取得不一样的收获。
003 先坚持100小时
有时候10000小时离我们太远了,虽然它很可能是正确的,但我们实在无法确定做哪一件事我们能坚持做这么久,所以对我们的影响很有限。
猫叔曾说在现在的社会中,当你对一个细分领域的研究超过几十个小时的话,你就比朋友圈的大多数人要强啦,这一下子拉进了我们与专家,与10000小时法则的距离。
我想举个自己很简单的小例子,我不是做保险行业的,也不卖保险,但是生活里会听到很多有关保险相关的知识,参加了一些训练营之后就听的更多了,然后觉得自己也需要,就默默的关注了一个公众号【保二爷】(其实类似的公众号有很多,纯属个人兴趣,无任何相关利益),我发现它用很多通俗易懂的语言去拆解不同的保险的种类,在这当中学习了很多,比如说 医疗险和重疾险的区别:
医疗险 保费低,保的面宽,赔付也少,先花费,后报销
重疾险 保费高,保的面窄,赔付相对多一些,符合理赔要求,直接赔付
而这两者又是互相补充的。除此之外还有定寿险,意外险等等,每种保险针对的情况都不一样,都有了一点点初步的了解。
除了这个又了解了一点点保险的类型比如消费者和返还型进行了一些了解,很多保险设计的都很复杂,看着眼花缭乱尤其是分红型的保险,其实根据公式测算它的 IRR 内部收益率并不高,大部分的返还型保险 年化收益率不超过3%,(虽然产品宣传的很高,但是套路太多),她还会帮忙测评不同保险公司的客服情况,做个个人分析,以及分享一些身边的朋友理赔的案例,告诉更多人理赔的流程是怎么样的,因为这个也是属于一个特殊的产品,只有各种条款与文件,没有实体可以摸到,所以要多了解才会更安心。然后她也会分享自己买了哪些保险做参考,而我自己也根据测评 买了适合的 意外险和 百万医疗险,计划年底配置一份 重疾险。
我对保险知识的学习从去年开始到今年估计大概有100小时,通过看公众号,(有的文章看不懂就反复看),和听其它人的分享,虽然还是处在一个基础的阶段,但也不至于什么都听不懂,有了给自己增添保障的意识,也大概了解了自己想要的产品类型,然后就是按着自己的计划一步步去做了。
今年坚持写清单体日更文章150天了,花的时间早就超过了100小时,收获了这个日更打卡的习惯,也从书籍收获了很多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心得技巧,并且践行了当中的一部分,真的让生活更丰富与多彩了。
你可以想一下,哪件事想做的,先尝试做个100小时,看看能有什么收获和结果,总结一下再继续行动!
相信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_^
『作者简介』
洋哥,简书作者,爱读书写作分享,今年读书50本+,清单体写作10万字+,分享8次+,坚持记账990天+,在寻找未来方向的道路上前进着。